周志宏:“与巡查员‘躲猫猫’”就不怕“病毒”找上你
2020-03-02 21:03 点击:
连日来,本报陆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有人在社区公园不戴口罩扎堆儿聊天,还有人聚集玩球等,存在安全隐患。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前往西城区北滨河公园、石景山区五芳园健身苑及朝阳区勇士营郊野公园等多处探访,发现聚集情况的确比较普遍,有的居民甚至与巡查员玩起了“躲猫猫”。(北京日报3月2日)
当下,随着天气转暖,不少“宅”了一个多月的居民见疫情防控“响应级别”调低了,觉得疫情整体“有所好转”了,于是,便有些按捺不住,纷纷走出家门,到社区公园、运动场地休闲。尽管公园内拉着大红条幅,提醒居民自觉佩戴口罩,园内大喇叭也一遍遍重复“佩戴好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儿,不在公共场所逗留”,但现场仍有多人没戴口罩,他们有的把口罩挂在一侧耳旁,有的把口罩拉至下巴,有的干脆扯下来塞进裤兜里;有不少老人随着音乐跳舞;有老人正在聚精会神下棋,周围一圈围观者中也有人没戴口罩;有老人遛弯儿,其中多人不戴口罩,聚在一起聊天、打牌,有的人还带着孩子;在一些健身场地,因场内总有大量居民聚集,有人举报后,该场地被封。但“现在仍有人偷偷翻过铁栅栏,跳进场内打篮球”;公园球类场地内“有玩的,有看的,天气好时,场内爆满,连球场的门锁都给剪断了”。有人聚集打牌,旁边多人围观,保安劝都劝不动,每次得等有人报警,警察到场才有效。但警察一离开,他们又聚在了一起。这些聚集人员似乎还以与巡查人员玩“躲猫猫”为乐,闪躲成功后很是得意。尽管公园大门上都贴着“温馨提示”,提醒居民出入公园佩戴口罩;公园内的告示牌上也贴有“温馨提示”,要求“佩戴口罩,不要聚集接触。”但是,这些提醒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这些聚集者的心态,无疑是侥幸和放任心态,会给病毒以可乘之机,十分危险。
“与巡查员‘躲猫猫’”,就不怕“病毒”找上你?时下,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阶段,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有任何松懈马虎或闪失疏漏。这些忘了“一米距离”,不戴口罩,聊天、打球、下棋、打牌等聚集性人群,足以给病毒以可乘之机,显然会增加疫情“卷土重来”的风险。与巡查人员玩“躲猫猫”,也许会偶尔躲过一两次,可“躲得过”巡查员,就不怕“病毒”会找着你?一旦被病毒找上,那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疫情防控向好,可病毒尚未走远,成效来之不易,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其实,社区公园、健身场等公共空间管理着实不易。很多社区公园、公共空间没有围墙,没有栅栏,一旦出现聚集,社区巡查员又缺少执法权,话说轻了,不听;说重了,还可能引发纠纷。2月底,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的通告》,明确强调要对重点部位加强防疫,要求密切关注公园、景区周边人员聚集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限流管控措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今天我们戴口罩,就是为了大家早一天摘下口罩;今天我们不聚集,就是为了家早一天自由相聚”。故此,在目前情况下,在社区公共空间活动时,我们还是要继续坚守“戴口罩、不聚集、与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的生命底线。不能忘乎所以,不可心存侥幸,更要警惕“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疼。不能让前一阶段的战疫成果功亏一篑。对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社区,必须细化相关规则,严格执行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等必要防范措施,绷紧战疫之弦,坚决堵住一切风险点。与巡查人员“躲猫猫”,不止害人,也是害己。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才会胜券在握。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1 2022-12-27 |
环球网 浏览:1019 |
360常识网 浏览:64 |
中医中药网 浏览:81 2022-04-27 |
360常识网 浏览:49 |
360常识网 浏览:74 |
360常识网 浏览:102 |
360常识网 浏览:53 |
360常识网 浏览:158 |
360常识网 浏览:113 |
360常识网 浏览:80 |
360常识网 浏览:180 |
360常识网 浏览:95 |
畅享生活 浏览:184 2021-08-19 |
畅享生活 浏览:187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57 2021-08-12 |
畅享生活 浏览:372 2021-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