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和:多种手段堵住信用卡的乱象
2019-09-17 17:09 点击:
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公布一起案例:大学刚毕业的小王在一座高级写字楼的物业前台工作,月实际收入3000多元,在某信用卡中介帮助下,她申请了好几家金融机构的信用卡,授信总额度高达80万元。透支百万余元后,她的资金链断裂,本人收入和家庭状况无法承担还款金额,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目前,监管层已经注意到信用卡业务产生的风险,多家银行近期对信用卡分期业务进行了调整。(《北京青年报》9月16日)
小王月收入仅有3000多,却能轻易透支百万元余额钱,收入与还债能力严重不对等,给本人和家庭惹来很多不必麻烦,也给银行带来资金风险,有效遏制这种现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严厉打击信用“黑中介”。信用黑中介为了赚取高额中介费,猖狂地利用微信群、网页、短信、小广告等方式散布“代办大额信用卡”信息,不惜通过做假资料的手段,除了身份证和名字是真的外,把消费者的工作单位、收入证明等至关重要的信息改头换面,帮助目标客户获得超过其偿付能力的授信额度。对于黑中介弄虚作假的行为,相关机构应锁定证据,严惩不贷,消除信用卡乱象产生的土壤。
其次,银行加强信用卡办理审核关。黑中介信用卡之所以能办成,与银行审核不严密有关。如果对每一位前来申请信用卡的消费者对资格认证方面来一个仔细盘查,定会发现很多漏洞,即使不小心遗漏,也要在事中加强内控,包括信用卡资金流向,用途以及偿还的资金来源,是否撤东墙补西墙,都要随时掌握手中。除此之外,还要防止银行内部人员在竞争面前为了完成任务,在审核资料时与黑中介里应外合。
再者,提高消费者的理财观和消费观。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保持定力的人很值得敬佩。小王刚从大学毕业,一个月只有3000多的收入,的确很艰难,奋发专研岗位知识,争取升职加薪才是正道。尚且不知道透支如此巨额用在何处,但从众多类似校园贷的恶性事件来说,都表明了一些大手大脚盲目跟风的大学生在理财和消费意识方面有待加强教育。
冰山理论隐喻浮现水面上的一小块冰山只是一小部分,而水下面的藏着很大一部分。同样,月收入只有3000多却能轻易透支百万元,不仅仅是黑中介的作用,还有银行的审核漏洞、个人消费观和理财观的缺失。也只有采取多种相应手段,才能堵住信用卡乱象。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新闻网 浏览:298 |
新华网 浏览:293 |
畅享生活 浏览:124 2022-06-29 |
减肥ing 浏览:119 |
减肥ing 浏览:369 |
360常识网 浏览:123 |
360常识网 浏览:118 |
360常识网 浏览:46 |
360常识网 浏览:133 |
360常识网 浏览:19 |
360常识网 浏览:37 |
畅享生活 浏览:270 2019-12-24 |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19-12-24 |
畅享生活 浏览:277 2019-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19-09-13 |
畅享生活 浏览:292 2019-09-12 |
畅享生活 浏览:208 2019-09-11 |
畅享生活 浏览:324 2019-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