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破执行难,“基本解决”是新起点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梁建强
2019-03-14 14:03 点击: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三年来,人民法院全力攻坚,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105.1%和71.2%。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上的“拦路石”正被移除。“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法院的判决得到有效执行,司法公正和权威才能更好地得到彰显。破解执行难,是一场关乎民心民愿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关乎公平正义的保卫战。

从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到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意见,基本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从与公安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信息联网,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到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从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到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1.3万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50.6万人次……三年来,人民法院全力攻坚,执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执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破解执行难敢于动真格、出实招,“老赖”自然不敢再肆意妄为。不过,看到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从“基本”到“切实”之间,执行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不能执行的判决,如同白纸一张。力破执行难,“基本解决”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避免执行难问题反弹?如何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更强合力?如何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这个更高目标?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破解。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法院仍须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健全综合治理格局;仍须进一步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完善联合信用惩戒体系,严厉打击拒执行为;仍须更多通过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借助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多“答题”的科技支撑……

一鼓作气、一以贯之,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执行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2-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37 2022-07-28
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 浏览:273
畅享生活 浏览:196 2021-03-04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0-12-28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20-08-31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0-08-13
南方日报评论员 浏览:204 2020-04-21
南方日报 浏览:275 2020-04-02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07 2019-03-13
畅享生活 浏览:130 2018-12-20
南方日报 浏览:286 2018-09-07
南方日报 浏览:184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