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教育以德为先,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2019-02-27 14:02 点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前者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后者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第一也同样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两个文件都明晰地传递出“育人当以德为本”的理念(2月25日蒲公英评论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教育以德为先,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一直以来,有两个孩子是网络热议的焦点,一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是熊孩子,尤其是一到寒暑假,全国各地有关熊孩子的事件更是频发,人们在热议熊孩子事件的同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家庭教育最重要,而且要从小抓起。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熊孩子”现象,其根源在于良好的、合格的家庭教育缺失。作为监护人,一些家长没有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起到监护作用,没有尽到教育义务。家庭是新生一代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树立远大的志向、追求高尚的人格、培养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规矩意识,一直是我国家教的优良传统。诸葛亮的家书——《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忠告孩子不要过于追求功利;“俭以养德”忠告孩子要节俭,审慎理财,量入为出;“非志无以成学”告诫孩子要立志,要有决心和毅力,避免半途而废;“险躁则不能治性” 教育孩子要正确宣泄情绪;等等,诸葛亮教给儿子的道理,今日读来,依然让人受益匪浅。
虽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做人”要求和内涵,但爱国敬业、孝敬长辈、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美德却始终被人们所认可和赞赏。我国古人有句至理名言:“有才无德,行不远。”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与才华,也难以成材。父母自己如何“做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说谎的父母是无法教会孩子“老实做人”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恰恰起到了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家庭教育重言传,更重身教。要让孩子贤自己须先贤;要教育孩子节俭自己须先节俭;要使孩子好学自己须先好学。家长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无声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发挥教诲作用。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养一个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个长期工程。期待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不文明、不守规矩等行为,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让“熊孩子”半夜划车、看直播玩游戏刷掉6万元、逼停动车等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同时,期待家庭教育法的制定,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以及相应的强制性和惩戒性措施;设立家庭教育的专业机构和人员,管理、引导和监督家庭教育的实施,依法落实和保障家庭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家长要教育孩子应该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而不是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260 2024-06-25 |
畅享生活 浏览:378 2024-06-03 |
畅享生活 浏览:346 2024-06-03 |
畅享生活 浏览:369 2024-05-28 |
畅享生活 浏览:385 2024-04-29 |
畅享生活 浏览:466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335 2023-11-10 |
畅享生活 浏览:895 2023-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517 2023-09-20 |
畅享生活 浏览:620 2023-09-18 |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3-09-12 |
畅享生活 浏览:531 2023-08-03 |
畅享生活 浏览:775 2023-07-31 |
畅享生活 浏览:534 2023-07-31 |
畅享生活 浏览:522 2023-07-26 |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3-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