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桑榆非晚,银发初心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长河
2018-07-05 15:07 点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5日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勉励他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他叫刘明先,一位医生,今年91岁。13岁时,他发誓要报答共产党的恩情,自此,饱含热情、一心一意追随党。30岁时,组织交给他一件事,需要进山,他毫不犹豫一头扎入,留在山里60年。90岁时,他说任务基本完成,但还有一个心愿,这一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91岁的他,日前正式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6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两位耄耋之年的老者,都怀揣着拳拳之心,纵使银发苍苍,也不忘对信仰的追求;都秉持着殷殷之情,纵使桑榆暮影,依旧不变的是赤子之怀。两位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对新旧社会“两重天”有着切身感受。经历了炮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倍加珍惜如今现世安稳的静好岁月。亲身感受过当年的红军对百姓的鱼水情,因而对共产党的信念,如同一颗种子一样在他们年幼时的心中种下,并深深扎下了根。

两位老者在党旗前庄严宣誓,眼里包含着热泪,语气中抑制不住的哽咽。这样的画面让人动容,不禁让我们想起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确,如若不是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对崇高信仰的热切追求,对党真挚的向往,他们怎会银发而不改初心,老骥而志在千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中说:“你把党当作母亲,把入党当成神圣的事情。”老艺术家牛犇说:“确实是这样的,我从小没有妈妈,我觉得,党就像我的母亲,入党的日子,就是我的生日”。牛老对党的信念早已融入血液,入党也赋予了他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他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不完美,但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我们的存在才有价值。耄耋之年,更要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

“没有共产党救我,我早就死了,我要报答共产党的救命之恩。”刘明先说。1957年,贵州长顺县在偏远地区筹建麻风病院,要找一个既懂中医,也懂西医的医生去负责。刘明先恰恰符合条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在他看来,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从此他扎根大山,寒来暑往六十年,直至上世纪末麻风病被有效控制。他摸索出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挽救了数百个麻风病人,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门等各类表彰10余个。从少年立志,中年受命,白头而坚守,他孜孜不倦地追随着党,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总希望能为党和人民做得更多、更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位老者几十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丹心向党,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我们后生晚辈感动。在当今商业贩卖情怀,兜售的梦想时代里,也许我们更需要多一些像牛犇和刘明先前辈这样崇高、赤诚的初心和情怀。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人民日报 浏览:228 2021-06-14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20-07-16
红网 浏览:245 2020-05-08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307 2020-01-04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18-12-04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