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高考志愿天价咨询,“野鸡咨询机构”该管管了
2018-06-27 10:06 点击: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让很多考生和家长犯了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渐渐火了起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五花八门,要价数千到数万。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一些普通高中老师和大学招生老师也被包装成“资深”、“顶级”专家,咨询一次标价数千到数万元(6月20日北京青年报)。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高考志愿天价咨询,“野鸡咨询机构”该管管了!
一管咨询资质。教育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进行一次资质审查。如没有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上没有“教育咨询”字样,那么该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必定“野鸡”无疑,应责令其停止高考志愿咨询相关业务。如北京某相关公司在其网站上称自己获得过“中国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中学生职业规划研究院”的奖项或荣誉。但是,在民政部门的查询系统中却查询不到它所提到的两个机构、组织。
二管收费标准。目前,高考志愿咨询机构收费比较乱。如一家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页面,其中“名师一对一指导”标价为5800元—50000元。发改物价部门要对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并制定当地统一的收费标准。
三管欺诈行为。一些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宣传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完全是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夸大宣传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进行查处。有些“野鸡咨询机构”还利用家长爱子心切,又不太懂志愿填报细节的特点,在签订合同时就规定了很多霸王条款,其中最具有野鸡机构特征的条款是:要求家长提供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账号和密码,并且规定该机构有权修改密码以保护和确认考生采用了机构所提供的志愿方案。
归根结底,专家视角,前辈经验,家长参谋,都代替不了考生的自我抉择。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进行理性择校。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浏览:390 2024-06-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5 |
畅享生活 浏览:397 2023-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421 2023-03-30 |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169 2022-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122 |
畅享生活 浏览:126 2022-08-30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22-07-27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7-18 |
畅享生活 浏览:310 2022-06-20 |
畅享生活 浏览:376 2022-06-1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48 2022-06-08 |
羊城晚报 浏览:407 2022-06-0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13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97 |
云报客户端 浏览:296 2022-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