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从高考命题作文看“微腐败”防范
2018-06-08 07:06 点击: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科目命题作文出炉: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
这段话从一个方面说明:久经考验者易越挫越强,涉世未深者易“一战而亡”。正是由于长期的危机应对考验,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到来的时候,活下来的胜算才会更大。这种危机应对经验若是缺乏,后果将是不堪一重击的。把这个道理放到干部的廉洁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上,也是一致的。
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县处级以上)的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正反典型案例、党规政纪法规,不断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排查岗位风险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断织密行政权力的制度笼子。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廉政行权的意识越来越高,权力寻租的空隙越来越窄,廉政建设成效斐然。但不容忽视的是,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微腐败”屡禁不止。村干部套取私分项目资金,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侵吞“五保“人员供养金,村主任违规收受财物等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微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有“点多、面广、量大、隐蔽”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层干部恰恰属于机身中弹少的地方。一方面,“微腐败”的主角往往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是处于最基层的干部群体,有许多党员更是体制外的干部,不属于权力集中的关键少数,受到的廉政教育相对较少,常态学习活动不规范,廉洁意识普遍不强,主动防控廉政风险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于制度的不够完善,使得基层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制约。权力既没被完全锁进笼子,也没有完全在阳光下运行,相应的监督治理体系在权力面前效力不够,导致腐败问题频频滋生。
小病不治,必成大病。小害不除,必酿大灾。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微"在基层,“危”及的却是民心。党委、政府要持续深化基层干部的廉政教育,探索符合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实际的廉政教育方式,通过以法说理、以案说纪,强化党性修养,增强群众观念,自觉抵制权力诱惑,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相关部门要盯紧“微腐败”的易发高发人群,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督”新模式,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将基层干部任性的“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如此才能给人民群众踏踏实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浏览:390 2024-06-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5 |
畅享生活 浏览:397 2023-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7-18 |
畅享生活 浏览:310 2022-06-20 |
畅享生活 浏览:376 2022-06-1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48 2022-06-08 |
羊城晚报 浏览:407 2022-06-0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13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97 |
云报客户端 浏览:296 2022-06-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2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4 |
央视新闻 浏览:293 2022-05-19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337 2021-06-26 |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21-06-18 |
畅享生活 浏览:327 2021-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