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日本军服拍照事件 谴责之后须反思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俊昌
2018-02-23 15:02 点击:

近日,有网友微博曝光,两名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江苏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网友们纷纷对这两名男子的行为进行谴责。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据了解,照片中的碉堡位于孝陵卫,是抗战时期一处中国守军的营连观测所,见证了1937年12月那场惨烈的西山战斗。在如此严肃的“历史现场”,两名男子身着日本军服,手持军刀,合影拍照,其行为对于公众情感的挑战不言而喻。暂且不清楚该行为有着怎样的缘由,可不管是无意识的“玩笑”,还是有意“恶搞”,都是对底线的践踏,都应该被一个成熟理性的现代社会所拒绝。

无独有偶,近年来类似的“闹剧”时有发生。比如,去年8月就发生过两起,先是网友微博曝光了“四名男子穿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拍照”;其后,广西宾阳黎塘镇两名男子“想当网红”,身穿日本服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这些行为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社会的一致谴责。不过此类现象一再发生,还是警醒社会,对于民族苦难的铭记,对于历史价值观的端正,仍时刻不可松懈。

在时下的网络社会,尤其需要提防一部分人,将无知当个性,以丑为美,借助这样的愚蠢行为博出位。比如,电影《二十二》播出后,片中“慰安妇”制度幸存受害者人物截图竟被制作成了轻佻的表情包。仿佛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解构、戏谑,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消遣、娱乐的——这些病态的现象,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部分人的历史观迷失,更值得省思。

对于抗战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有公论。着日本军服,在抗战历史遗址“恶搞”,既缺乏对历史应有的敬畏,也是对抗战英灵和民族情感的亵渎。如何对待那段历史悲剧,也关系到我们如何建构国家历史和民族记忆。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像抗战这样攸关民族大义的事屡屡陷入被虚化乃至娱乐化的境地,如手撕鬼子式等抗日神剧不断出现。由此可见,是非不分、在民族伤痕上“撒盐”的行为,其实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

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个人行为,往往反映出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真相的了解和对于历史是非的认知,而这些也应成为国民素养和整体社会文化自觉的一部分。反观当下,一些本来就应该是常识的事,还未能成为常识。因此,在对具体的行为予以谴责乃至追责的同时,也有必要从历史教育、历史真相还原的角度来反思。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28 2022-07-08
扬子晚报 浏览:375 2022-06-14
环球时报 浏览:491 2022-06-08
畅享生活 浏览:208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81
减肥ing 浏览:205
减肥ing 浏览:149
减肥ing 浏览:422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19-04-08
太平洋女性 浏览:172 2019-04-08
畅享生活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