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创新是综艺留住观众的关键所在
2017-12-07 08:12 点击:
国宝也可以拍成综艺?近些年,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不稀奇,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寻宝》等,但大多以平实叙述为主,以综艺形式呈现的则较少。而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则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12月6日 中国新闻网)
《国家宝藏》12月3日首播即赢得大批年轻人叫好,豆瓣评分高达9.3分,“乾隆的小剧场”更是在社交媒体刷屏。相比较于传统的国宝节目多是中老年观众,《国家宝藏》为什么能够吸引青年人的眼光?
“新鲜的东西总能博人眼球”,《国家宝藏》掀起收看热潮的背后是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眼球。相比较于纯粹的“噱头营销”,《国家宝藏》不仅能够一下抓住人的眼球,其内容也是相当新颖,它是国内首档关于国宝的综艺,相比较于过去类似于纪录片的国宝节目,此次的综艺范可谓是令人耳目一新。再者,国内现在的主流综艺多是以歌唱类、真人秀、户外运动等节目形式为主,部分观众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国家宝藏》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光是这个创意就已经在起跑线上领先了。
“良心出品,必属精品”。过去,很多综艺节目在播出之前,会制造一些噱头博人眼球,其中虽然有一些是“实心球”,名副其实,但更多的是一些“空心球”,靠着炒话题和炒概念来吸引流量,无法长久留住观众,这类的节目已经降低了观众对于节目的期待值。于是,《国家宝藏》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一个个精心制作的小故事和文物完美结合,让观众在了解文物历史的基础上,也能收获欢乐,这样良心的制作理应收获好评。
“自己的东西更有价值”。《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这些节目虽然收获了高人气,其制作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但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总是缺少了什么。这个缺少的就是自身的文化,从国外买下版权,然后进行再创作已然成为了当前综艺市场的主流做法。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各个明星在收获了一大波流量之后,谁还能真正记得节目的内容?所以,《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火遍社交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其摆脱了“进口综艺流量多”的桎梏,将中华文化与新型潮流相结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让所有的国内观众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认同感。
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既要吸收他国的先进文化,更要发扬国家自身的文化,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昂首挺胸。从这个意义来说,再多一些《国家宝藏》类似的节目,是观众的福气,也是社会的福气。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
畅享生活 浏览:513 2023-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409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384 2023-08-03 |
畅享生活 浏览:444 2023-04-11 |
畅享生活 浏览:321 2023-04-06 |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3-04-03 |
畅享生活 浏览:415 2023-03-16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3-03-14 |
畅享生活 浏览:397 2023-03-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23-03-01 |
畅享生活 浏览:334 2023-02-27 |
北京晚报 浏览:255 2022-12-26 |
兴隆镇办公室 浏览:651 2022-11-04 |
畅享生活 浏览:95 2022-10-17 |
畅享生活 浏览:264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196 2022-09-29 |
畅享生活 浏览:211 2022-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