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善念不求回报是对慈善的最好诠释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2017-10-24 13:10 点击:

15年来,他每年匿名捐款2万元。他承诺,要这样坚持33年。没人知道他是谁,只有一个捐款的代号“兰小草”。直到他因癌症不幸去世,身份才被揭开:坚守浙江洞头海岛渔村28年的乡村医生王珏。就在临终的前几天,他仍在问妻子,今年的钱准备好了没有?(10月23日《都市快报》)

“兰小草”的诺言因生命离去而无法兑现,然而他的故事会流传下来,激励更多人多去做善事。

15年匿名捐款30万元,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他并不是一个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而只是一个收入微薄的乡村医生,可想而知,为了帮助更多人,这十几年他付出了什么。生活一定是简朴的,甚至一开始家人可能还不理解,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果不是因病离世,我们相信他也一定能完成自己的愿望。或者说,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不仅帮助了他人,更让善念在陌生人之间传递开来。

人间大爱就是如此,慈善的本质就是爱陌生人且不求回报。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他们日复一日、身体力行,无论捐款数额多少,无论是给钱还是做义工,都是用行动践行爱他人的理念,都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

做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只要心存善念,愿意为他人的不幸伸出援手,都是在做慈善。“兰小草”所做的,也绝不只是给钱那么简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体现着他的爱与善。有病人家属半夜敲门,他这样劝慰生气的家人:“如果你是病人家属,孩子发高烧了,你急不急?”老人去他的诊所做脚部按摩,一般都把脚放到凳子上,他却把老人的脚放在自己膝盖上……

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有同情心、时刻将他人的疾苦与不幸放在心上,且能够日复一日地付诸于行动,这样的人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慈善不分高低,虽然我们只是一棵“小草”,但只要坚守底线和良知,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在做慈善,同样可以将高洁的善念与爱传递给更多人。

加入收藏

标签: 传递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801 2021-09-01
畅享生活 浏览:226 2021-08-19
畅享生活 浏览:167 2021-08-13
环球时报 浏览:227 2021-07-06
畅享生活 浏览:263 2021-06-25
人民网 浏览:176 2021-03-30
人民网评论员 浏览:338 2021-03-27
畅享生活 浏览:288 2021-03-04
央广网 浏览:348 2020-09-08
畅享生活 浏览:207 2020-08-13
畅享生活 浏览:190 2020-06-10
国际在线 浏览:207 2020-06-10
人民日报 浏览:201 2020-04-21
新华网 浏览:270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