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请假条”体现因材施教理念

来源:红网  作者:沈林
2017-09-19 11:09 点击:

浙江理工大学有位叫顾红建的老师,他让学生写的请假条非常有创意——用手绘的方式写请假条。本来是无趣死板的流程,自从这位老师突发奇想后,请假条变成了有意思的漫画、素描。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带的学生都是学设计的。(9月18日《钱江晚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请假条的呈现式样可谓“相当死板”,内容一般就是简单几句话写清楚请假事由、准假时间等。如今,在这位老师的要求下,简单、常见的请假条变成了手绘请假条,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初略一看,“手绘请假条”不仅增加了写请假条的时间,更耗费了创作图画的精力和脑力。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毕竟无论什么样的请假条,最终的目的是要顺利办好请假手续,与其耗时间在创意和绘图上,还不如多花一点精力在学习上。

然而,对于“手绘请假条”不能只看表面。这种手绘请假条的对象是设计类学生,手绘可谓这些学生的基本功,更是他们将来的看家本领。推行这种手绘请假条,其实质是将基础的业务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或者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考验和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即使手绘请假条增加了一点办理请假手续的时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也减少了“随意请假”的情况,因为“写个请假条也不容易”。

“手绘请假条”虽是某所学校某名教师的一个小举动,但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诸多高校开办同类的专业、运用类似的方法、教授相似的课程。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因“特长不明显”“同质化严重”,在就业时竞争力不强。事实上,导致“同质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因材施教理念和具体措施。如今,“手绘请假条”出现在设计类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体现,理应值得提倡。

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大氛围下,创新可谓无处不在。对于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而言,首要任务便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和手段。这种创新,不仅要呈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类政策文件之中,更要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之中。各类学校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所属行业、文化背景、教师特点等,结合学生的心理、兴趣和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实施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诚然,“手绘请假条”或许只适用于设计类学生。但是,只要各方真正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创新点子就有产生的可能和生存的土壤,设计类学生的“手绘请假条”自然会在中文专业、外语专业、书法专业的学生中变成“诗歌请假条”“外语请假条”“毛笔字请假条”……如此一来,小到请假条的呈现方式,大到某个学科、某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当“因材施教”成为一种共识和共举,“同质化”的学生自然就会减少。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1-07-15
光明日报 浏览:201 2021-07-14
畅享生活 浏览:352 2021-03-06
人民日报 浏览:123 2021-01-11
法治日报 浏览:190 2020-09-10
畅享生活 浏览:272 2020-07-07
人民网 浏览:275 2020-07-07
求是网 浏览:148 2020-05-13
红网 浏览:203 2020-03-11
东方网 浏览:195 2017-10-27
法制日报 浏览:167 2017-10-26
法制日报 浏览:272 2017-09-05
红网 浏览:138 2017-09-04
凤凰军事 浏览:167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