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钉子户”终搬离带来哪些启示

来源:红网  作者:张山风
2017-09-16 12:09 点击:

张新国一家九口总算搬走了。他家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沪亭北路马路中间的3层楼“豪宅”,在这条宽阔的、双向四车道马路上已经伫立了14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张新国这根“钉子”在上海沪亭北路中间已经扎根十四年了,但是在这十四年里,他并没有遭遇到“停水停电拆迁”“大妈拆迁队”“艾滋病拆迁队”等各种暴力拆迁手段。在这14年的时间,他多方查询文件,为一家老小谋求更多的权益,而今天,在街道拆迁办的动员下,终于决定搬离位于马路中央的房子。

是什么缘故让坚持了14年的他不再坚持了呢?老张说是因为“一口气舒畅了”,他的这口气之所以能够舒畅,是因为领导态度发生了转变。态度发生转变得益于党员干部政绩观的转变、依法行使的权力以及现代化的治理方式。

以前干部的政绩观是唯GDP论,以“大干大上、大拆大建”的方式塑造政绩工程,思维决定行动,由于急于求成,在拆迁方式上也以暴力的方式来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反而更加重了拆迁户的逆反心理。而张新国愿意搬离,源于街道动迁办主任的“不急不躁”和“拉家常”,让张新国在这14年的“钉子户”生涯中感到了一丝温暖。

在拆迁活动中,一些地方政府未形成“依法行政”的意识,利用自己手中的公权力任意妄为。在他们看来,通过组织开发商和拆迁队进行强拆,出现事故的概率很低,被问责的事故率就更低,于是便有了“花式拆迁”。而九里亭街道拆迁办却通过在前期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两个半小时的恳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依法进行拆迁动员,让14年的“钉子户”更清楚明白国家政策和法规文件。

14年的“钉子户”终搬离,其实是党员干部以法治思维为导向,践行现代化治理方式的结果,将冲动、任性的权力扼杀,不滥用权力,不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柔性的工作方式让群众了解清楚政策,做政策的翻译官,而不是做政策的“曲解人”。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光明日报 浏览:223 2017-09-11
红网 浏览:234 2017-08-26
畅享生活 浏览:197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14-06-07
畅享生活 浏览:174
畅享生活 浏览:101 2014-01-17
畅享生活 浏览:153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14-01-10
畅享生活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