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上大学”的是与非
2017-09-13 08:09 点击:
9月10日上午,连续两年参加高考的河南商丘10岁女孩张易文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商丘工学院新生报到处办理入学手续。张易文于今年4月9日报名参加了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考试分数为352分,被该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为大学专科三年制。(9月11日 中国青年网)
由媒体的报道看,2013年张易文之父张民弢在河南商丘办了个私塾,女儿就在其中,夫妻俩就是孩子的老师。女儿一直跟随父母学习,并未接受过义务教育,但张民弢表示女儿的课程已经读到高中阶段。今年4月9日张民弢为女儿报名参加了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终于如愿以偿,并希望女儿能读到博士。
这值得非议吗?每个家长学生都有选择教育方式的权利,此种个性化教育需求本身应该没错。再者,千百年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如今在许多家长中仍然存在,“神童”情结在社会上也很有市场。
曾记否,20多年前有多所大学开设少年班,专门招收少年大学生,虽然由于少年大学生存在不适应大学环境等问题,有部分大学取消了招收少年大学生,但现在仍有少数几所大学设有少年班。
说单面理当然是不好的。九年义务教育之所以确定并被立法,当然是因为它符合人成长的一般规律,具有科学依据。私塾教育虽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并非教育的主流,顶多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还有,孩子从启蒙教育到成长成才,学习并不是全部,人品培养、性格塑造、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更为重要。这些,私塾教育显然无法全面实现。
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在有些国家是被允许的,但教育机构都会对父母的资质、教学的内容、在家上学的质量等做必要的评估。国内让孩子跳过义务教育阶段,在法律上看不允许,现实中由于执法不严以及家长确实有个性化教育需求而存在不少类似情况。问题在于,如果其他孩子都以张易文为“榜样”,很可能就会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规律,客观上使更多的家长、幼儿园等被迫对幼儿从事文化教育,那结果可能会很不妙——至少孩子们再也不能享受完全意义上的美好快乐的童年生活了。
还有一点似乎被人们所忽视,张易文毕竟只有10岁,应该说心智不够成熟,家长这样做,即使当时孩子是愿意的,但若干年后不一定认可。从此意义上讲,也有强加之嫌。可以预见,“在家上学”这一现象今后并不会越来越少。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恐怕是接下来落实义务教育的难点之一。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512 2023-07-12 |
中国青年报 浏览:449 2023-03-2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18 |
环球网 浏览:482 |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2-05-31 |
澎湃新闻 浏览:316 2022-05-26 |
新华网 浏览:379 2022-05-19 |
倩狐减肥 浏览:407 |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48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65 |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19 2019-04-10 |
减肥ing 浏览:264 |
减肥ing 浏览:158 |
减肥ing 浏览:123 |
减肥ing 浏览: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