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须摒弃拼数量的粗放发展
2017-09-12 08:09 点击:212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政策通知共14条,内容涉及加强电视剧创作规划、加强电视剧剧本扶持等多个方面。《通知》的出台,直指电视剧行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明星演员片酬过高、电视剧制作成本结构不合理、收视率造假等,内容涵盖了电视剧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是规范和促进电视剧繁荣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中国电视剧的制作量、播出量和收视人群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年生产电视剧330部14768集。几乎平均每天便生产出一部电视剧,但让观众满意的精品却很少。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并不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繁荣,更是质量上的精益求精。曾有导演指出,中国的电视剧数量已多到只能“播一半弃一半”的地步,如此大的生产数量造成了巨大浪费。如果我们把这些浪费的一半的资源用在另一半上,往往更容易制作出精品。而此次通知,就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
这个机制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整个电视剧投资生态来讲,要避免“好大喜功”的浮躁氛围。特别是在资本热的现实之下,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应有一定的门槛限制,遏制行业的非理性竞逐。经过多年的数量追赶,电视剧制作已经到了告别拼数量和“砸钱”的粗放阶段。因此,《通知》要求要引导和规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电视剧创作生产。二是,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与片酬分配,应符合电视剧制作的规律。这次《通知》特别指出,要“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对天价片酬问题作出了直接回应。
电视剧市场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通知》要求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明确新的文艺群体职称评审渠道、加强电视剧宣传评介,都是致力于这方面的规范。业界曾有“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感叹,这并不是说收视率不重要,而是一旦把收视率作为电视剧市场价值、艺术水准的唯一依据,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引导。因此,“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支持开展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电视剧评论”,让电视剧的质量评定有更多真实、专业的保障,是优化电视剧发展环境的重要一步。
与其他行业一样,电视剧的制作和购播,在互联网时代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一些播出效果良好的网络剧,满足了社会观剧需求,也给电视剧市场带来了“鲶鱼效应”。但随着网络剧中未成年人观众比例的上升,网络剧如何管理,成了一个新的行业课题。《通知》要求按照媒体融合的总体思路,对电视剧、网络剧实行同一标准进行管理,这无论对于网剧还是电视剧而言,都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将倒逼两者在相互竞争中共同提升。
电视剧的质量,是一个国家文艺成就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而电视剧行业的政策环境,考验的则是对文艺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智慧。《通知》为电视剧划出了底线、明确了导向,一个健康的电视剧市场,要靠行业的自律与积极创作。希望《通知》能够催生出更多高质量的电视剧作品,早日实现由电视剧大国到电视剧强国的跃升。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84 2022-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168 2022-08-26 |
中工网 浏览:135 2021-04-28 |
畅享生活 浏览:192 2020-09-02 |
光明日报 浏览:351 2020-06-21 |
新华社新闻 浏览:250 |
红网 浏览:238 2020-04-13 |
红网 浏览:265 2019-08-06 |
畅享生活 浏览:199 2019-05-24 |
光明日报 浏览:357 |
光明日报 浏览:250 2018-08-15 |
畅享生活 浏览:236 2018-07-18 |
光明日报 浏览:282 2018-05-14 |
光明日报 浏览:211 2018-02-23 |
光明日报 浏览:257 2017-11-13 |
光明日报 浏览:311 2017-11-10 |
光明网 浏览:283 2017-10-27 |
光明日报 浏览:306 2017-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