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的尽快执行才能彰显法律公平正义
2017-09-04 15:09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通过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许多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事,使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解决“执行难”就是一场硬仗,取得了很大成效。(9月3日,人民日报)
赢了官司不得钱,以前判决书执行难是常事。老百姓费尽心思打赢了官司,好不容易得到了法院公正的判决书,本是欣喜之事,可久久不能得到执行兑现,其结果是判决书等于废纸一张。很多百姓怨声载道,常说赢了官司输了钱。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省得费心劳神,得不偿失,其结果影响了公正施法的进程,助长了部分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间。
判决书能否尽快得到执行,他影响着群众对司法的公信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通过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在解决“执行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执行难问题成因复杂。对于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当然无法实施。但人民法院所要解决的执行难主要是指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得到及时全部执行的情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证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也被列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之一。
党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基解本决执行难”的目标,采取多管齐下,联合惩戒,促使“老赖”自动履职。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与相关部门网络对接,实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踪进行查控,大力宣传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不断拓展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范围和深度,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和活动空间,有效地迫使了部分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
被执行人要被执行兑现,心理总是不爽,执行法官应把执行过程赛在阳光下,多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从心理上形成震慑,让其知道躲、赖是没有用的。还要关心被执行人,他们的财产要拍卖变现,不少法院在淘宝网开设“店铺”,利用其成熟的网络拍卖平台,进行司法拍卖,不仅实现了零佣金,而且做到了全程公开透明,提高了债权清偿率,让被执行人感受到法官在尽力为己。
判决书执行难是一场硬仗,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只要找准口子,多管齐下,内外兼修,给予相应的人情关怀,并积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破产、保险、救助等制度的完善,司法的公信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将会深入人心,拖赖、躲避的法律白条定会越来越少,才能真正张显法律的公平、公正。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2-08-29 |
成都商报 浏览:370 2022-07-28 |
畅享生活 浏览:237 2022-07-28 |
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 浏览:273 |
99健康网 浏览:221 |
减肥ing 浏览:198 |
减肥ing 浏览:115 |
360常识网 浏览:27 |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21-04-16 |
畅享生活 浏览:196 2021-03-04 |
新京报 浏览:179 2020-11-16 |
畅享生活 浏览:337 2020-10-15 |
畅享生活 浏览:276 2020-08-31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0-08-13 |
新华网 浏览:141 2020-07-03 |
南方日报 浏览:262 2019-03-14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07 2019-03-13 |
畅享生活 浏览:130 2018-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