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便劝退,教而有类怎不闭校?
2017-09-04 13:09 点击:
据齐鲁网9月3日报道,家在济南的范先生近日遇到一件麻烦事,他正读一年级的儿子小范,在开学入校仅仅四个小时后,就被学校劝退,原因竟是“孩子太调皮了”。
如此荒诞可笑的说辞,竟成为一所正规小学劝退孩子的理由,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记得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有教无类。”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古时有“恶人”周处因好学而走向除恶正途,有“亚圣”孟子因教育而改掉贪玩性格,还有“梁上君子”因陈实之劝而改过向善。小范不是“不知悔改的大恶之徒”,老师也不需要当“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如果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有限,大可联系家长群策群力解决,或者帮忙转校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劝退。
面对记者的询问,小范班主任以“担心孩子安全”为由,解释“调皮退学”的说辞,这显然是一套试图规避责任的辩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本是学校的责任,何况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能翻起多大“风浪”,令学校不得不劝退?面对教育纠纷,学校不主动反思自身问题,而是故作说辞规避责任,这样的学校还值得信任吗?不如早日闭校算了。
后来,该校校长又向记者和家长解释,孩子经常乱跑,需要好几个老师照顾他一个孩子。也许在校方看来,劝退孩子实属不得已。然而,学校教书育人,不单是为了盈利,教育事业蕴含的还有一份社会责任。因为管理成本太大,而草率劝退孩子,导致孩子在近一段时间可能无学可上,笔者看不出该校有多少教育责任感。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因大病初愈被拒,有的学生因“智商水平”不高被拒,还有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不佳被拒,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性格上太“调皮”被拒的。笔者感到,被拒的原因终究不在孩子,而在少数学校——似乎只要不利于教育、不利于管理、不利于盈利,学校都可以劝退孩子。要知道,孩子不是学校谋求教育成绩的“商品”,更不是方便日常管理的“宠物”,动辄劝退的做法实在令人难以认同。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属于成长期,性格问题还可以慢慢纠治和引导,一时的不听话不代表一生的不听话,如果学校教得好,对学校而言也是一种成绩。如此武断地劝退孩子,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记得《义务教育法》中也有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选择合适的方法教育解决,才是根本之道。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反思和纠治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让更多的孩子无学可上。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青年报 浏览:363 2023-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341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232 2022-10-29 |
畅享生活 浏览:205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62 2022-08-08 |
央视网 浏览:314 2022-06-22 |
畅享生活 浏览:158 2019-04-10 |
减肥ing 浏览:241 |
减肥ing 浏览:135 |
减肥ing 浏览:179 |
减肥ing 浏览:219 |
减肥ing 浏览:175 |
360常识网 浏览:66 |
360常识网 浏览:63 |
360常识网 浏览:52 |
360常识网 浏览:78 |
360常识网 浏览:71 |
360常识网 浏览:27 2022-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