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只留985”并非明智之举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2017-08-21 09:08 点击:

近日,某公司招聘会后只留下985高校学生简历的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学历虽不全然代表能力,确实符合效率原则的筛选方式。有人则认为英雄莫问出处,将标签化群体代替个人太武断。(8月20日南方网)

无论这家公司最终的解释是什么,但是“招聘只留985”确实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对于这家公司的“招聘只留985”,有很多人表示理解。理解的原因则是:这是筛选人才的直接方式,虽然学历不能代表水平,但是985院校里确实人才更多些。

对于这一点笔者也是赞同的,对于985这些重点院校来说,由于教学质量高,由于当初选拔的多是“高分学生”,成绩好的毕业生会多点,最起码比普通院校的成绩好的学生会多点。但是,这样的招聘行为是不合适的。

要知道,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果选拔的人才都来源于985这类高校,就会形成人才的“固化”。或许他们的成绩是最好的,或许他们的能力是最强的,但是人才会因为“都来自于相同的地方”,而失去了多姿多彩的丰富。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也就需要更多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这样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即使985院校的水平再高,也不意味着他们“所有的学生水平都是最高的”。其他院校的学生也有“英雄”。你可能会因为“招聘只留985”而错失了一员猛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遗憾。

眼下,一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在学历、毕业院校上进行限制,出现了“英雄要问出处”的尴尬,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将其他院校的学生拦截在自己企业门槛之外,并非明智之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呈现出的还是“就业难”的问题,如果不是“就业难”,招聘的企业何至于如此傲娇?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理智的社会,应该告别“英雄要问出处”。“招聘只留985”,招聘何时不再问英雄出身?看来,有些企业在学历崇拜上病得不轻。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环球时报 浏览:199 2022-03-29
畅享生活 浏览:300 2021-06-23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1-05-09
人民日报 浏览:237 2021-04-28
光明日报 浏览:224 2020-12-14
光明日报 浏览:255 2020-05-23
北京青年报 浏览:207 2020-05-19
北京青年报 浏览:154 2020-05-15
红网 浏览:381 2020-04-12
红网 浏览:270 2018-05-08
东方网 浏览:98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