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鞅变法看改革如何深入人心
2023-03-17 15:03 点击:
政策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让更多人发自内心的接受改革成为了历朝历代改革的重中之重。怎样使政府职能部门的放管服改革让老百姓理解和接受,是各级职能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就这一问题,商鞅变法从正反面很好的为后来人提供了范本,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施政的小妙招。
徙木为信——提升政府公信力
商鞅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徙木为信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通过重赏徙木者来推动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使得老百姓相信秦国政府能够兑现变法措施中的举措。对比历史上的反例,“蒋经国打虎”打不动孔家,使得已经暂时稳定的上海金融市场重新崩溃。这说明政策推行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可以通过加大信息公示的方式让一切更为透明。只有让更多人相信,才能有更多的人配合政策执行。
秦律——政策细化推动有效落实
秦律也是商鞅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条文的细化甚至远超现代法律条文。例如盗取一钱到二百二十钱的要"迁之",盗取二百二十钱以上和六百六十钱以上要分别罚作刑徒,盗牛者要罚作刑徒,盗羊或猪的也有相当的惩处,甚至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的也要"赀徭三旬"(即罚处徭役三十天)。对五人以上的"群盗"则追捕处罚更严。在政策制定上,我们不妨学习这种细化精神,大幅度提升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大幅度削弱自由裁量权,遏制权力的寻租空间,有效促进政策落实。
商鞅之死——以人为本方能制定好政策
由于秦国奇迹太过耀眼,商鞅变法的黑暗面不太被人所知晓。最终商鞅的死更多的被认为是权贵的反攻倒算,其实其变法之苛已经达到了完全不把秦国人当人看的地步,诛杀商鞅是中上层人士的共识。其子秦惠文王所谓的保留商鞅之法保留的也是其核,至于条文上则修改了很多难以持久的政策。这说明政策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要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承受度,寻求政策的最大公约数,以减少推行政策的阻力。
商鞅变法为后世的改革家提供了变法的范本,值得后来者不断地研究和学习。而我们也要充分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让政策落到实处,这不仅是纸面的落地,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落地。如今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只有最大程度的凝聚人心,才能汇聚力量,最终平稳的度过深水区,绘就更光明的未来。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26 2025-01-21 |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24-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184 2024-08-23 |
畅享生活 浏览:366 2024-08-23 |
新华网 浏览:393 2022-09-22 |
畅享生活 浏览:189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190 2022-08-29 |
新华社 浏览:391 2022-06-23 |
畅享生活 浏览:331 2021-08-14 |
河北新闻网 浏览:231 2021-07-10 |
新华网 浏览:182 2021-07-10 |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21-06-18 |
畅享生活 浏览:122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1-04-15 |
人民日报 浏览:324 2021-04-13 |
新华网 浏览:276 2021-03-27 |
畅享生活 浏览:382 2021-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