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秀祥的三次选择中读懂初心坚守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魏克勤
2023-02-27 12:02 点击:

从14年前选择走出大山千里背母求学,到毕业后选择重回大山揭开“伤疤”骑摩托车劝学,再到选择扎根大山,成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守梦人,刘秀祥在三次选择中,从住在猪圈里的山村娃到助力乡村教育的劝学乡村教师再到如今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不仅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蜕变,更是在一次次选择中坚守了自己的初心,那就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要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我读懂了他三次选择背后的初心坚守。

选择走出大山,是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的坚守。信念如磐,碰出星星之火;初心如炬,照亮黎明之路。因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刘秀祥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而是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相信自己最终能够考上大学更好的照顾母亲。正是这种对信念的坚守,他成功了,而这种对信念的坚守也正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所应学习和崇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深厚的理论素养筑牢理想信念,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矢志不渝跟党走。

选择重回大山,是他为了更多孩子重返校园的担当的坚守。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面对更多无力上学的孩子,刘秀祥没有因为自身的条件视而不管,而是主动挑起“劝学”的担子,自掏腰包、资助学生,自揭伤疤用自己的“身世”激励更多学生“迷途知返”。这种为了他人幸福的担当,也正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我们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选择扎根大山,是他对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使命的坚守。“我希望大山里的孩子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大山深处做出教育的高地,我愿意做孩子们的守梦人”,即使自己已经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完成人生逆袭,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打开格局望向更远的乡村教育,他表示乡村教育是扶弱,越难越要坚持。当前乡村振兴正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乡村教育振兴更是重中之重,刘秀祥积极献身乡村教育振兴的行为,也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应推崇的。基层条件艰苦,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应发扬越是艰难险阻越向前的昂扬斗志,像刘秀祥一样,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最需要的环节中去,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共同富裕铺路架桥、祖国富强添砖加瓦。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北京青年报 浏览:285 2024-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71 2019-04-10
减肥ing 浏览:117
39健康网 浏览:140 2019-04-08
畅享生活 浏览:305
减肥ing 浏览:245
39健康网 浏览:210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