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从业禁令” 对食品安全犯罪不能姑息
2021-03-15 13:03 点击:
桂林男子粟某某被市民举报销售过期食品,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后对粟某某罚款180余万元,并发出广西首份终身食品从业禁令。(南国早报客户端3月14日)
据报道,粟某某曾因食品安全犯罪获刑,出狱后,开了一家酒业经营部重操旧业。2020年6月4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涉事经营部租用桂林市红星食品添加剂厂内的4个仓库进行检查。在5号仓库内,执法人员发现,20个品种的食品被篡改生产日期,“吉年达”牌柠檬茶等5个品种的食品过期将近一年。另外,还有7个品种、上万瓶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红酒,经送检后被判定为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此外,罩衣、天那水、手套以及喷码用的墨盒等造假工具一应俱全。在对13号仓库检查时,执法人员看到,8000多瓶“脉动”维生素饮料堆成小山。经生产厂家及代理商现场初步鉴定,“红星”“牛栏山”“老村长”“老桂林”等4800多瓶白酒均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非常恶劣。2020年12月1日,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涉事经营部作出吊销《营业执照》,没收涉案商品3.3万余盒(瓶、罐),累积罚款181万多元的合并处罚。
随着调查深入,办案人员还发现,2016年7月19日,粟某某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及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2020年12月28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粟某某发出终身食品从业禁令,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据报道,此前,钦州浦北县、崇左凭祥市相关食品经营者因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并出售,被审判机关判处缓刑,并禁止在缓刑期间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但发出终身食品从业禁止令,这在广西还是第一次。
广西首份“终身从业禁令”,是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的实在举措,代表了消费者的意愿,反映了消费者的心声。对食品安全犯罪就该重典惩处,不能姑息。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容不得弄虚作假、故意使坏,坑害消费者,扰乱食品市场。令人震惊的是,粟某某曾因食品安全犯罪获刑,出狱后,竟然不思悔改,继续从事制售假劣食品违法行为,主观恶意明显,性质极其恶劣,对其发出终身从业禁令,不仅维护法律的尊严、震慑其他违法经营者,也有效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食品经营秩序。
毋庸置疑,首份终身食品从业禁令,更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食品市场,尤其是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力度,对存有肆意篡改食品生产日期、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商家,尤其是象粟某某一样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屡教不改的商家,要依法实行顶格处罚,直至“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以重典惩处、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47 2022-11-14 |
人民日报 浏览:688 2022-01-11 |
畅享生活 浏览:204 2021-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1-03-15 |
畅享生活 浏览:182 2021-01-05 |
北京青年报 浏览:160 2020-10-13 |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20-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195 2020-03-27 |
红网 浏览:231 2019-12-25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18-11-13 |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18-06-11 |
法制日报 浏览:174 2017-09-08 |
红网 浏览:175 2017-09-04 |
人民网 浏览:241 2017-09-01 |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14-01-10 |
畅享生活 浏览:178 2013-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196 |
畅享生活 浏览: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