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村医现状须改善
2021-03-04 12:03 点击: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杨林花连续多年关注村医发展,她认为从基层的各项工作看,特别是医疗工作,村医是健康“守门员”,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共卫生“登记员”,建议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相应的待遇和保障。(中国新闻网3月1日)
据2019年公开数据,全国村医约有120万人,年龄大于60岁者占60%到70%。村医是一支具有中国特色、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疗服务队伍。他们长期扎根农村,行走在田间地埂,为数亿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时下,我国疫情防控虽已进入常态化,但是,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内零星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农村疫情防控形势不能低估,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和大意。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低估乡村医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要重视发挥乡村医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之,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及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的老弱病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群体的健康守护更多依赖于离他们最近的村医。
“公共卫生防疫,可不能只放到三级甲等医院,乡村医生这一关也很重要。村医的担子很重,又有公共卫生,又有医疗,又有养老,实际上还有妇幼保健等等,所以村医非常重要。”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时下,收入低、养老保险机制缺乏、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退岗生活补助低、人才断层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村医队伍的发展。乡村医生的现状亟待改善,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相应的待遇和保障。
杨林花建议,通过继续教育、拜师结对、创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提高村医的诊疗及健康管理能力,最终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现在,公立医院改革、包括县医院改革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点,应当把村医也纳入县域一体化改革这个整盘来。改善乡村医生的现状,优化对他们的待遇,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能够安心下来为老百姓服务。
有关职能部门不妨多办一些专门的培训班,多做储备人才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培养,把中专、大专、护校的一些有基础医学知识的人培养成有理想、有素质的村医,让他们回到乡村,切实承担起乡村医生的责任来。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2-12-26 |
新华社 浏览:479 |
中国新闻网 浏览:527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2-11-08 |
畅享生活 浏览:181 2022-10-29 |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2-10-28 |
畅享生活 浏览:904 2022-10-12 |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2-09-30 |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9-28 |
畅享生活 浏览:212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171 2022-09-26 |
工作经历 浏览:184 2022-09-25 |
畅享生活 浏览:122 |
畅享生活 浏览:331 |
畅享生活 浏览:193 2022-09-22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2-09-22 |
畅享生活 浏览:485 2022-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