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医美失败 敲响行业监管警钟
2021-03-04 09:03 点击:
去年,女演员高溜通过朋友介绍,在广州“熙施时光医疗美容门诊”做鼻子整形手术,但术后不但没有变美,还出现排异、发炎甚至坏死等症状,出事后她才了解到相关整形医院不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资质。(中新社微信公众号2月4日)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医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现上涨趋势,7成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与此同时,随着“无痛”、“微创”、“恢复快”、“效果立竿见影”等广告持续、轮番“轰炸”,不少爱美之人选择走进医美机构让自己变得更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医疗美容,“让自己变得更美”,这本无可非议。但在现实中,一些人盲目相信非医疗美容机构营销推广,不主动了解机构人员是否具备资质,加上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导致医美失败甚至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况比较突出。恰如高溜等人的经历,难免引发民众对时下医美热、微整热的思考和反思。
女演员医美失败,敲响行业监管警钟。无情的事实告诫人们,一些消费者误以为微整项目效果会像广告推销的一样便捷高效,甚至相信趁午休时间上趟美容院就能“悄悄”变美,因之,盲目选择去“生活美容”机构做“医疗美容”,这是不可取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对医美行业一些“美容工作室”缺乏足够的监管,导致一些没有医疗资质的个体老板打着“生活美容”的旗号做微整项目甚至做手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扰乱市场,更极大危害消费者健康。对此,监管部门不能“装睡”,要加强监管力度。对缺乏资质、作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联合执法部门予以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
毫无疑问,医美必须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方能避免陷入风险陷阱。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医美观和健康的‘美丽观’,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医美,不轻信广告宣传,要树立正确的医美观,平衡好“医”和“美”的关系,不使自身落入消费风险或陷阱。在进行医美消费前,应充分了解机构、医生、设备等各方面信息,尤其需了解服务期限、项目、内容、价目、质量保证、实施步骤、结算方式、术后效果、发生事故赔偿、违约责任、违约处理方式等。避免给自身健康和权益带来极大隐患和伤害。需要维权的消费者应首先和整容机构寻求协商解决方式。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可以向整容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到整容医疗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可以选择以合同关系追究整形机构违约责任,或选择让整形机构承担侵权责任,还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据报道,“高溜整容失败鼻尖坏死”事件中涉事医院相关负责人称此事需要走司法程序解决,目前当事双方都已聘请了律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也已介入调查此事。相信该事件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个中教训更值得有关各方认真吸取。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85 2022-08-31 |
环球网 浏览:254 2022-05-29 |
99健康网 浏览:266 |
畅享生活 浏览:222 2019-04-10 |
减肥ing 浏览:179 |
减肥ing 浏览:101 |
减肥ing 浏览:177 |
减肥ing 浏览:215 |
减肥ing 浏览:185 |
减肥ing 浏览:182 |
减肥ing 浏览:108 |
减肥ing 浏览:126 |
减肥ing 浏览:277 |
减肥ing 浏览:184 |
减肥ing 浏览:118 |
减肥ing 浏览:221 |
减肥ing 浏览:116 |
减肥ing 浏览: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