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流动”取代“人员流动”是最美的“春节味道”
2021-03-04 09:03 点击:
多些“年货流动”少些“人员流动”
“年货流动”,请把浓浓思念邮寄给亲人
让“年货流动”成为最美的“春节味道”
“这次回去不了,我给爸爸、妈妈、奶奶每人买了1套新衣服,给姐姐买了1支口红,已经寄回去了。”老家在安徽芜湖的刘一兵1月31日说,今年留在重庆过年。尽管人不回,但家乡的过年习俗不能忘。穿新衣服,寓意来年一切都顺心如意。如今,“年货流动”取代“人员流动”已经成为特殊春节的新时尚。(2月2日《工人日报》)
“就地过年”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以宁波市为例,统计显示随着“以心留人”和“以薪留人”政策的力度逐渐加大,宁波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有90%选择了“就地过年”,真正实现了“心薪相印”的美好。这种主动担当的“就地过年”正在成为炫美的风景。
不回家过年,怎么向长辈表达心意?有调查显示,今年,更多年轻人选择网购年货寄回家,通过快递礼品送去新春祝福。在“就地过年”的炫美风景里, “年货流动”取代“人员流动”也成为了炫美风景里的最美风景。不“回家过年”,不“返乡团圆”,但是人们的思乡之情,人们的幸福期盼,人们的美好祝愿,没有减少丝毫。把以往的“后备箱里的思念”变成了“快递小哥的祝福”。外出人员们把祝福邮寄到家,把思念邮寄到家,把亲情邮寄到家;而家乡亲人们则把爱恋邮寄到外地的城市,表达着对亲人的美好祝福。温暖和爱在“年货流动”中继续传递,快递小哥将亲人之间的爱千里相连。
“两只鸡、两只鸭,还有这么多香肠、腊肉,我们不用置办年货啦!”收到父母寄来的年货,在重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销售经理的龙飞十分兴奋,前几天,他打电话告诉母亲,媳妇喜欢她灌的香肠和熏制的腊肉。“没想到,我妈今天竟然托人寄过来了!”父母还寄来了家乡的挂面、铁棍山药、大枣等土特产品。春节不回家,依然有了“妈妈的味道”。“年货流动”寄回家乡的是思念,“年货流动”寄到城市的是牵挂。特殊的春节里,“年货流动”已经成了新的“年的味道”。
“年货流动”是一种责任担当,其体现的是“公民担当”精神。尽管说,“就地过年”只是倡导,并没有约束力,可是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为了自己好,为了家人好,为了社会好,在外地就业的人还是选择了“就地过年”,所有选择“就地过年”的人都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这里有我们的担当精神,这更是我们最优秀的“中国品质”。
“年货流动”是一种亲情表达,其体现的是“看重亲情”情怀。世间最美的爱是父母之爱,是儿女之爱,是家庭之爱。正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浓烈的亲情,我们的家庭才能更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这何尝不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升华。
“年货流动”是无声的爱,是浓烈的情,是义无返顾的责任担当。让“年货流动”成为最美的“春节味道”!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新闻网 浏览:338 2024-06-19 |
畅享生活 浏览:395 2023-04-11 |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152 2022-07-27 |
减肥ing 浏览:226 |
减肥ing 浏览:288 |
360常识网 浏览:58 |
360常识网 浏览:42 |
360常识网 浏览:71 |
新华网 浏览:25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183 2021-07-30 |
畅享生活 浏览:223 2021-07-13 |
畅享生活 浏览:389 2021-06-13 |
山东海事 浏览:149 2021-04-2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181 2021-04-25 |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1-01-27 |
新华网 浏览:287 2021-01-21 |
畅享生活 浏览:140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