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病毒与保护隐私,可否努力兼顾
2021-01-23 11:01 点击:
近期国内多地发生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宁静了一阵的上海也中招了:1月21日新增6起本土确诊病例。
要跑赢病毒,及时公布流调结果,特别是病患曾涉及区域和场所,非常关键。这既是提醒公众防患已然及未然的重要线索,也是为了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此次上海的公布方式,颇具新意:没有任何个人信息,只公布了相关具体场所。看来,在坚决维护公共安全之时,小心翼翼保护病患个人隐私,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此前,我们常见的流调公布,是直接点出姓氏、居住小区、并公开病患的逐日、逐地行踪。这当然是必要的提醒,但在一些地方也偶见引发网络群嘲,甚至网络暴力。比如:成都女孩个人信息被全盘端到网上,网络暴力对她个人而言,甚至猛于新冠病毒;“可恨!26岁石家庄女子确诊前连续六天下班后兼职”这样的冷血评论,出现在某官网上;上海去年也有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详细信息被好事者全盘曝光,引发大规模调侃。
网上甚至出现一个热转的段子:“为了流调信息体面点儿,这几天出行轨迹该高档高档,该休闲休闲,大家人生可能就这一次全国露脸的机会,好好表现”,既是玩笑,也透出一丝无奈。而今,病患“全国露脸”方式正在悄悄修正。
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为害甚烈。为了全国国民的公共安全,必然会让渡一些个人权益甚至个人隐私。公益与私益相较,显然前者为大,必须理解并执行。但是,让渡必须有度:在坚决确保公众安全前提下,将对个人权益的伤害减到最小。
眼下,中国有数万新冠康复患者,要重回正常生活,也有不小的阻力。流调所涉及人员,也动辄成千上万。他们的权益,本应得到呵护。然而,或因法不责众,违法成本过低,一些“键盘侠”无所顾忌以泄露他人隐私为乐,换取网络流量。事实上,所有病患确诊前,都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已受病毒的无妄伤害,怎能再遭网络暴力肆意攻击?更何况,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个公共事件的相关人员,也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将心比心,情何以堪。
防疫进入常态化,防疫举措也在走向精细化。各地管理水平、基础条件和具体防疫形势都有不同,防疫手段需因地制宜。如何让抗疫举措更有温度,值得探索。据悉,上海此次隔离重点区域的居民,还允许带走宠物,如此周详考虑,除了爱护宠物的情感因素,也避免了置宠物于不顾可能带来的后续环境安全隐患。
最大限度保证防疫有效性,同时尽量兼顾百姓生活便利和对个人权益的尊重,对每一个地区的决策者来说,都是对其整体治理水平和能力的考验。自律、善良和彼此尊重,才能达成整体的和谐、稳定、健康。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419 2023-08-10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0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1 2022-12-27 |
畅享生活 浏览:135 2022-08-27 |
新华网 浏览:302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7 2022-06-06 |
第一财经 浏览:345 |
中国妇女报 浏览:262 |
人民日报 浏览:747 2022-04-01 |
360常识网 浏览:76 |
360常识网 浏览:120 |
360常识网 浏览:66 |
360常识网 浏览:62 |
360常识网 浏览:57 |
360常识网 浏览:55 |
360常识网 浏览:72 |
360常识网 浏览:39 |
360常识网 浏览: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