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创有内涵!敦煌研究院:让丝路礼俗美学走进当代生活
2022-06-02 10:06 点击: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林聿】又一年,端午到,全国各大博物馆推出的高颜值端午文创火了!在万“粽”风情中,敦煌研究院推出的端午“五福礼”格外与众不同,标志性的“敦煌色”“宝相花”让人仿佛一眼千年,古老文书记载的“团粽相迎”习俗化作时髦配饰,让我们在熟悉的端午印象里又多一分来自遥远岁月的惊喜与感动。
敦煌研究院端午文创“五福礼”(受访者供图)
“从敦煌的壁画到敦煌的文献,都在向今天的人们展示和讲述着古人们的智慧和生活礼俗。不同的节庆有不一样的仪式感,这既体现敦煌的风土人情,更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敦煌研究院文创中心副主任武琼芳博士向环球网文化记者讲述。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与敦煌石窟、敦煌文化艺术所呈现的敦煌礼俗、节日仪式感的美学体验,都融合在今天的文创设计里。”武琼芳希望,通过文创让大家了解到“敦煌并不遥远,让敦煌的文创产品承载的美好寓意和祝福,更好地传达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也期待这份来自丝路的礼赠,让大家感受到敦煌文化的诚意表达,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礼敬与怀想。”
敦煌研究院端午文创“五福礼”(受访者供图)
文献溯源,古代敦煌如何过端午?
《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沿袭此登高古俗,在古代敦煌地区,也有端午节登鸣沙山的活动。人们登高望远、痛快滑沙,乐趣满满。敦煌文献S.5448《敦煌录》中这样记载:“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声吼如雷,至晓看之,峭崿如旧,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
敦煌文献中还有一条有意思的端午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恶事尽消灭。急急如律令!”古人以此祈愿一切恶事速速离去。
端午节,一直以来都有佩戴“五毒”香囊、在手足系绑五彩丝线绳的民间习俗,是为趋吉避凶。在敦煌“县务治理”文书中还记载,古代敦煌在端午节有向亲朋好友或长官赠送这些避祸祈福礼物的习俗。
于是,“佩香囊、结绳缕、祈愿、赠礼”被敦煌研究院的文创团队浓缩在“五福礼”中,希望这件文创可以让大家把美好的祝愿随身携带。武琼芳说,“香囊、中国结、红绳、华盖挂坠手绳、五彩绳,都承载着端午习俗和美好的寓意,设计中的纹样与色彩都来源于敦煌壁画,以此作为礼物传达来自敦煌的祝福和情谊。”
敦煌壁画中的纹样(受访者供图)
敦煌壁画,传递满满祝福与情谊
作为世界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之一,敦煌石窟蕴藏着海量的文化宝藏。“光莫高窟就有735个洞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武琼芳介绍,要在海量敦煌文物中选择用于文创开发的元素并不容易,为此她们提前半年就开始研发,“每一个元素的选择都不是随机或无意义的,它们都有扎实的科研成果做支持。”
莫高窟里初唐时期的葡萄石榴纹象征多福圆满,榆林窟里的西夏牡丹、宝相花代表吉祥富贵,莲花纹样寓意清净自在。手绳上珐琅彩挂坠的造型,取材自莫高窟第220窟药师经变壁画中的华盖宝铎。
“敦煌壁画中的华盖,大多是出现在佛教的语境中,但它同时也是古代帝王或贵官车驾上遮风避雨的伞盖,可以延伸出遮挡风雨的寓意。”武琼芳提示,“敦煌石窟的内容虽然是以佛教艺术为主,但她更是以中国汉晋悠久文化传统为根基,吸纳多种外来文化艺术营养,经过不断交融所形成的多元文化,显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展现古人在平淡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寄望。”因此,敦煌研究院也希望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敦煌文创产品时,能留意到每一种文化元素所传达的多元文化背景和美好寓意。
敦煌研究院端午文创“五福礼”(受访者供图)
敦煌岩彩,文创上的最潮中国传统色
近年来,时尚圈掀起了一股中国传统色风潮,“敦煌色彩”也从艺术界蔓延到年轻大众中,收获一批拥趸。敦煌“五福礼”在一众博物馆端午文创中如此亮眼,也得益于她们探索的一套独家的“敦煌色”,把传统五彩绳的“五色”与敦煌岩彩的颜色相结合。
“敦煌石窟的营造延续了一千年,没有间断地在绘制壁画。从它时期最晚的元代洞窟到今天又过了快一千年了。部分颜色因为氧化而发生了变色,但石青、石绿、朱红、青金石蓝等颜色又保存如新,鲜艳明丽。”武琼芳解释,相比欧美流行的马卡龙色、莫兰迪色这些调和色,敦煌壁画的特点是使用矿物质颜料绘制,“这些天然矿物质颜料所呈现出的颜色,具有高饱和度、高纯净度的魅力。”譬如:产品中选取的绿色,既是敦煌岩彩的石绿,也呼应端午粽子的粽叶绿,“它既是一种民俗风物,也更具敦煌味道。”
敦煌研究院端午文创“五福礼”(受访者供图)
爱上传统节日,彰显国人文化自信
武琼芳透露,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开启“敦煌有礼”系列研发以来,第三次推出端午文创,在这次的开发过程中也有了更多新感悟。“文创,并不是在产品上简单使用一个敦煌代表性的图像,它就能代表敦煌了。”她认为,文创既是对传统文化美学的致敬,更重要的是能从敦煌文化中找到更多能托古鉴今的内容、能与当代人的生活有机的连接起来。
“大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对于博物馆节日文创的喜爱,其实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武琼芳表示,敦煌研究院作为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文创最重要的特点,是产品创意和设计是基于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丰富价值的深入研究和挖掘,遵循“越文化越高贵”的文创美学。
譬如备受大众瞩目的“敦煌色彩”,目前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课题,一代又一代的敦煌研究者们仍在前仆后继地进行敦煌色彩美学与壁画颜料的深度研究,而他们的研究成果一直在为文创设计、为大众的美好生活源源不断输出灵感。
武琼芳说,用文创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任重道远,只有“真正地将经过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敦煌文化艺术融汇贯通地运用到文创设计中,用当代视角来讲述敦煌的文化,用当代设计来传承敦煌的艺术,与当代的用户产生一种交互和碰撞,才能真正让敦煌文化在当代‘活’起来。”(完)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38 2025-01-21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409 |
畅享生活 浏览:392 2024-04-2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86 |
科技日报 浏览:226 |
羊城晚报 浏览:216 2024-04-10 |
北京晚报 浏览:207 2023-12-18 |
畅享生活 浏览:366 2023-09-19 |
科技日报 浏览:281 2023-09-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23-08-28 |
畅享生活 浏览:171 2023-08-23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3-07-27 |
畅享生活 浏览:285 2023-07-24 |
畅享生活 浏览:398 2023-06-25 |
长沙晚报 浏览:333 2023-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478 2023-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284 2023-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