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工艺大师创作巨幅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
2022-04-01 15:04 点击:
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 王志 摄
中新网温州4月1日电(范宇斌 潘益慧 王志 黄慧婷)彩石镶嵌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民间工艺大师李成者等人耗时3年,制作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重现彩石镶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瑞安市陶山镇霞林村的陶峰工艺雕刻厂,彩石镶嵌艺人李成者等人完成了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其中一部分。各色各样的彩石流光溢彩,在工艺师傅的手中雕刻或拼接成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院落建筑,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车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物、场景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王志 摄
李成者介绍道,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宽20米、高1米,内含3000多个人物,用的石头来自全国各地,比如青田石、鸡血石、寿山石等。完整的作品由六大块拼接而成,目前已制作完成五块。
2018年,陶峰工艺雕刻厂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订单——制作一件《清明上河图》彩石镶嵌作品。从图样设计到雕刻拼接,李成者和团队耗时3年精雕细琢,先把原画放大到描摹纸上,再根据画上的场景、人物等选择彩石,然后对彩石进行切割、雕刻创作。雕刻完成后,将彩石根据原画的布局逐一镶嵌在大理石板面上。
制作彩石镶嵌作品 王志 摄
“制作这件彩石镶嵌作品要有很深的功底,特别是对人物脸部细节的处理,要想做到3000多个人物神态逼真,难度非常大。”李成者说,有的人物只有米粒大小,要拿着放大镜雕刻,对师傅的手艺要求非常高。
1971年出生的李成者从10多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彩石镶嵌技艺,在这一行已经干了30多年。他说,彩石镶嵌技艺在瑞安濒临失传,目前在陶山镇从事这一行业的不到10人。从这次制作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制作彩石镶嵌作品 王志 摄
据了解,彩石镶嵌是采用石雕、浮雕与花板雕刻相结合的技法,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求,配石成图,精制成多种工艺美术品,在温州地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8年,彩石镶嵌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206 |
畅享生活 浏览:197 2022-11-0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88 |
北京晚报 浏览:182 2022-06-13 |
金羊网 浏览:187 2019-04-08 |
360常识网 浏览:48 |
360常识网 浏览:38 |
360常识网 浏览:55 |
畅享生活 浏览:810 2021-09-05 |
畅享生活 浏览:766 2021-08-30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354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236 2021-04-28 |
潇湘晨报 浏览:277 2021-04-15 |
新华网 浏览:225 2021-04-04 |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1-03-04 |
畅享生活 浏览:200 2020-06-28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0-04-26 |
红网 浏览:177 2020-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