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才队伍不看“帽子”看“里子”
2022-07-04 09:07 点击: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着重强调“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
高校“唯人才称号论”造成人才称号的泛滥,据统计,有关部委实施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80多个、省市部门和高校实施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数以百计。很多高校不看能力,不看水平,只看“称号”,“称号”叫得响,待遇就跟得上。不少高校公开为有称号的人才“明码标价”
教育部印发的通知,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不仅明确了高校用人的方向,也给各级组织以启发,人才评定不应只看“帽子”,更应关注“里子”
前一阵子,一个安徽95后小伙子火了一把。安徽的95后快递员小哥李庆恒获得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的称号,并且获得了百万购房补贴!没有高学历,没有深厚背景的小李,只是立足岗位,踏踏实实工作。将简单,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比如对各个地方的区号、邮政编码,烂熟于心,对大街小巷,犄角旮旯,了如指掌。服务态度好,工作热情高。完成工作效率快。他说:“只要踏实肯干,快递小哥也能和人才搭上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高效的人才评价机制,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长期以来,评价机制的僵化存在着忽视工作实效,片面强调学历,论文,奖项。有些单位热衷于形式主义的考核,不仅不能真实基层工作业绩,反而徒增基层负担。
标准是人才评价的核心。正确的评价标准犹如一把刻度精准的标尺,能够激发人才积极做事的热情,形成争先恐后的干事氛围和高效的工作机制。在人才评价上,既要看“帽子”,“面子”更要看“里子”,在支持和待遇保障上不偏向人才“帽子”,更加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让扎根一线,踏实肯干的老实人“不吃亏”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重在落实。要细化考评指标,完善考核办法,考核评价要更加突出贡献、绩效、成果导向,以“实绩”论英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善评价机制,重塑人才标准,让新世纪人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190 2025-02-06 |
畅享生活 浏览:41 2025-01-21 |
畅享生活 浏览:290 2024-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501 2023-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558 2023-10-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3-10-07 |
畅享生活 浏览:326 2023-09-01 |
畅享生活 浏览:449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528 2023-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498 2023-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534 2023-07-31 |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3-07-31 |
畅享生活 浏览:476 2023-07-06 |
畅享生活 浏览:447 2023-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