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科技得与法制、伦理同行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简单点
2018-11-30 13:11 点击: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看到这个消息后,以为中国又取得了一项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毕竟艾滋病的死亡率是那么高,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当然是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可随之而来关于伦理方面的质疑与反对,却把它从天堂拉向了地狱,因为这对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可能影响他人一生幸福,甚至威胁整个人类基因安全。

基因编辑婴儿在科学上存在漏洞。该项目研究人员对人类胚胎中的CCR5基因进行修改,使胚胎发育成婴儿后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最理想的情形,然而现实并不一定会按照理想的情况运行,该技术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脱靶率的问题,在修改CCR5基因前,有可能脱靶修改了其它基因,如同子弹打偏伤害了其他人一样,对人类胚胎中的其它基因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二是被修改的CCR5基因,对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尚无科学实验证据表明敲除CCR5基因后会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何种影响,盲目修改CCR5基因是冲动甚至疯狂的行为。三是艾滋病毒具有高变异性,修改后的CCR5基因可以对某一种类型的艾滋病进行治疗,如若艾滋病毒发生变异后,导致变异后的艾滋病无法被治愈,和之前未进行基因编辑实验并无实质性差别,这样岂不是前功尽弃?

基因编辑婴儿在伦理上存在问题。问题情形一:基因编辑实验,拿果蝇做实验对象,一套实验下来,经常得废掉几百只果蝇,而人体基因编辑实验,不知道要毁掉多少胚胎,胚胎是生命,是中国人未出生的孩子,这种拿人命来做实验的行为,是人性扭曲甚至丧失的体现。问题情形二:动物做基因编辑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直接杀死,而这两个经过基因编辑出生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价值,不是实验的材料。而且,她们以后要跟别人结婚生子,会把她们体内经过编辑的基因到处扩散,从而污染人类基因池,这种罔顾人类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问题情形三:如果这两个经过基因编辑的孩子长大后真的可以抵抗艾滋病,会不会让某些人跟风,去选择那些肤色白、身材好和智商高等优良基因进行同样的胚胎基因编辑实验?这是否也是对那些身材不好、智商一般、身上缺乏优良基因的人一种偏见、一种歧视?

基因编辑婴儿在监管上存在缺失。在科技部和原卫生部联合下发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规定:(一)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二)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者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显而易见,如果这对基因编辑婴儿确已出生,那就明显违反上述指导原则。而且,必须要有国家级的政府伦理机构批准,目前尚不能允许经过基因修改的婴儿出生,而从网上流传出的“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书”可以看到,批准这次基因编辑实验的是一家之前有不少负面新闻的民营资本医院,这样一起关乎人命的实验,到底有没有经过合法的医学伦理审查?是不是存在造假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去调查核实,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在这个社会上,法制、道德伦理与科技同等重要,不能打着科技的幌子去做有悖法律和伦理道德的事情。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26 2023-09-01
畅享生活 浏览:284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646 2022-07-26
畅享生活 浏览:190 2022-06-20
中国网 浏览:288 2022-06-07
畅享生活 浏览:107 2021-08-17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1-07-24
检察日报 浏览:256 2021-04-14
畅享生活 浏览:245 2021-03-19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