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不勤”非“小恶”
2021-03-25 10:03 点击:
《世说新语》有云,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当清,就是要公正严明,清廉如水;当慎,就是要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当勤,就是要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中,对“不清”“不慎”多有惩处批判,而对“不勤”却认识不够,多视之为“小恶”。
懒政怠政,是为“不勤”。抱着“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心态,有些党员干部把“忽悠腔”“甩锅计”“太极拳”练的炉火纯青,有些则是把“装忙术”“闪躲令”“推托学”玩的风生水起,这背后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党性问题。“不勤”非“小恶”,既浪费资源,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是会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脑不勤带来本领恐慌、思想僵化,创新发展无从谈起。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脑不勤者怠于学,而理论水平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在发展,理论基础却未能同步,更妄谈超越,遇到改革攻坚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么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要么拿老一套应付,拿老办法对付,要么生搬硬套、照搬全抄,莫说开出“良方妙药”做到“药到病除”,就连“照方开药”来“缓解症状”都未必能如愿。以学明智,学习是提升智慧本领的阶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绝不可指望问题面前“精囊妙计”能无中生有,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知识地不断积累和更新,广泛涉猎党的理论、社会管理、业务素养等知识,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既能“寻脉问诊”,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又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攻克难题。
手不勤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创新发展无法落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手不勤者懒于行,而事业无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是脱离实践空谈理论,只说不做,则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受住一线“急难险重”复杂任务的考验。在困难当前,自己的学问不能经世致用,则只能望洋兴叹,感慨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于党无益、于国无利、于民无所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锻造出“真功夫”“硬本领”,勇当改革攻坚战场上的“疾风劲草”,誓做经济发展一线中的“烈火真金”,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做“实干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脚不勤导致脱离群众、不通民情,服务人民无的放矢。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脚不勤者疏于实,而要制定出科学精准的措施,就得深入调查研究,只有对基层情况“倍儿熟”,对民心民意“门儿清”,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所以我们党才能为人民所选择,为历史所选择。奋斗“十四五”,踏上新征程,前程似锦,路在脚下。党员干部要对追梦路上的老难题和新挑战,静下心、沉下身,用脚步去丈量民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针对实情、拿出实招,制定出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政策措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国人以勤劳勇敢闻名世界,党员干部更是要秉承“一勤天下无难事”的信念,争做“三勤”干部,以勤修身,以劳安邦,不负好时光。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25-02-06 |
畅享生活 浏览:270 2024-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308 2024-08-30 |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24-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384 2024-05-28 |
畅享生活 浏览:368 2024-05-28 |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4-03-28 |
畅享生活 浏览:359 2024-01-26 |
畅享生活 浏览:502 2023-12-27 |
畅享生活 浏览:431 2023-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602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465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474 2023-11-21 |
畅享生活 浏览:517 2023-09-20 |
畅享生活 浏览:620 2023-09-18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3-09-12 |
畅享生活 浏览:394 2023-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