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45万儿童患病"清理人"早亡或疾病缠身
2016-04-26 10:04 点击: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出了一声巨响,这座号称“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严重核泄漏,大火熊熊燃烧,辐射污染遍及各地。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发生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前苏联,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生命与希望都随着爆炸被放逐殆尽。
灾难已经过去整整30年,在周遭衰败之际,自然又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破窗中长出了树,路缝里钻出了草,但即使是在未来2万年,这座城市依然不适合人类居住。图为从切尔诺贝利核设施顶端俯瞰普里皮亚季。
今年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3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因核事故而废弃的城市,还是受波及的百万民众,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远未结束。
不少事故“清理人”壮年早逝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397863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儿童。这些儿童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骨骼问题、眼科疾病、血液疾病、癌症、先天畸形、基因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儿童没有一个出生在核事故发生期间,当时,他们的父母都还是孩子。
事故发生后,苏联总计派出50万人参与清理核污染的工作,最终制止了灾难的蔓延,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据统计,其中20%于2005年前在三四十岁的壮年逝世。
65岁的谢尔盖·克拉西尼科夫就是“清理人”中的一员。他当时接到的任务是帮助疏散普里皮亚季的居民。核电站事故一年后,克拉西尼科夫接到命令返回普里皮亚季,后来,他又返回切尔诺贝利。1994年,克拉西尼科夫中风,左半边身体瘫痪,从此要依靠轮椅行动。医疗报告上写着,他的中风和瘫痪是担任“清理人”的直接结果。但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拿到伤残补助。后来,克拉西尼科夫拿到了养老金。他如今每个月能拿5000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约合人民币1300元),但光医药费就得花掉3500格里夫纳。
老人不顾禁令重返家园
年轻人潜入探险
切尔诺贝利禁区被严格限制进入,但一些老人怀念故土,在核事故发生不久后陆续偷偷返回家乡。这些“非法居民”的平均年龄达到75岁。管理禁区的机构后来接受了这批老人重返家园的事实,他们定期派医生到访,也会带来食物补给。
除了思念故土而执意返回的老人,近年来,还有一批年轻人不顾政府禁令潜入禁区,他们为的是探险、猎奇。他们通常组成10~15人的队伍,假装成军人,静悄悄避过关卡潜入。
有人认为,可以将禁区变成生态旅游区招揽国际游客,为此官方开办了切尔诺贝利禁区“极限旅游”。游客参加该旅游项目必须签订特别协议,主要内容是承诺不从禁区带走任何东西,严格听从导游安排,不能擅自离队。游客的着装也有要求,需要穿长袖衣服,尽量少暴露身体皮肤,尤其不能穿凉鞋和赤脚,因为土壤是受污染最严重的。 综合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61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
畅享生活 浏览:59 2025-01-21 |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1-21 |
畅享生活 浏览:41 2025-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