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
2014-03-29 22:03 点击:
原标题:食药安全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
本报北京3月28日讯 记者胡建辉在今天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去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职,在打击生产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行动中,全年共侦破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万余名。
据介绍,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受违法犯罪的暴利驱使,滋生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因素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持续不断的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主要表现在:一是长链条跨区域案件明显增多。从原料的生产销售到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劣药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由作坊式生产向跨区域化、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制售网络遍及城乡各地,各环节异地分散,发现查证成本高。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随着物流行业、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网上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犯罪明显增多,扩散性、欺骗性更强,消费者更容易受骗。三是犯罪手法升级、活动愈加隐蔽。如制售、使用瘦肉精犯罪,以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为主要手段的“瘦肉精”犯罪生产源头基本打掉、主要销售网络基本摧毁后,犯罪分子变换手法,又先后出现在屠宰环节给生猪注射瘦肉精、在兽药中添加瘦肉精等违法犯罪现象,发现查处难度加大。
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形势、特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始终绷紧保卫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这根弦,紧密配合,大力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共同建立了线索共享、案件移送、协同查处、联合督办、共同发布信息等一系列工作机制。针对一些传统重点领域犯罪根治难度大、多反复、易反弹的特点,坚持行政主管部门源头治理、日常监管与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双管齐下,积极推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防范、遏制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劣药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据了解,经过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打击整治,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仍多发易发,治理难度加大。2014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将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工作,致力于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并对食品药品违法实施最严厉的惩处措施;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保持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公安部已部署开展“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深化年”活动。
(法制日报)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284 2024-01-24 |
畅享生活 浏览:548 2023-08-08 |
畅享生活 浏览:473 2023-07-28 |
中国青年报 浏览:359 2023-07-07 |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3-06-20 |
畅享生活 浏览:100 2022-11-19 |
畅享生活 浏览:202 2022-11-09 |
畅享生活 浏览:471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168 2022-10-18 |
畅享生活 浏览:187 2022-10-12 |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09-23 |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2-09-23 |
新华网 浏览:403 |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22-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