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双朝: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

来源:畅享生活
2013-06-15 06:06 点击:

“神十”升腾的一刹那,姜双朝觉得自己这“垫底”当得值了。

身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技师,姜双朝只想老老实实当好“垫底”——办公楼高4层,电力室的位置垫底;航天系统中高新技术密集,基础的电力技术垫底;大楼里穿淡蓝色工作服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中专毕业的他学历垫底……

今年32岁的姜双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机房工作了近10年。3000多个单调的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每天,一踏上那条2公里上班道路的起点,姜双朝的生活就进入了程序化运行:交接班、检查卫生、整理器材、记录仪表参数、巡视机房及供电区……这一切,就像墙上电路图中的电流必须按照设定路径流经元器件。

因此,重复的滋味,姜双朝最能体味——

一遍又一遍抄录几乎是恒定的仪表读数,一次又一次检查总是稳定的蓄电池组,甚至还要反复演练故障点跑位——2分钟内跑到任务区任一可能的故障点。

不少人受不了这单调重复的工作,陆续离开了,姜双朝却留了下来。尽管对任务区每个固定插座几个孔眼都了如指掌,他还是坚持参加跑位演练。

“所做的越是‘无用功’,说明电力系统越可靠。”每次参加任务保障,姜双朝都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尽管这意味着他和同事需要将1000多路电路摸查好几遍,要在半天内埋着头连续检查600多组蓄电池,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除去每一粒灰尘……

精细,是对电工的基本要求。采访期间,有上级来人检查。细细查验20多分钟后,检查人员拍拍姜双朝的肩膀,竖了竖大拇指。可姜双朝的额头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不怕事无巨细,就怕百密一疏。

此前,姜双朝已参加了6次载人航天任务保障,分毫无差。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从无“大显身手”的机会。

“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他说,“对保障人员来说,大家想不起你,就说明你工作做到位了。”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5
畅享生活 浏览:35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4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4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60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25-02-06
畅享生活 浏览:59 2025-01-21
畅享生活 浏览:37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