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2022-07-04 11:07 点击: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新华社记者
2021年3月22日,武夷山九曲溪畔,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朱熹园。
“总书记一路往里走,到最里面一间屋舍,看到墙上印有朱子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他驻足凝视良久。”当时为总书记做讲解的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回忆说。
早在2018年6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借用朱熹的这句话,诠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为学须先立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旁征博引,经常引用朱熹等古圣先贤的名言警句生动阐述深刻道理,治国理念中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到山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看朱熹。”
2021年3月21日拍摄的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武夷精舍。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张建光深有感触:“总书记一番话,揭示出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建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借鉴和转化,浸润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当渴盼千年的“小康”之梦成为现实,当古老箴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饱含东方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世界共识……万千气象,铺展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深刻阐释,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自觉自信。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张建光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记者史竞男、郝晓静、邓倩倩、闫祥岭)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新华网 浏览:217 |
畅享生活 浏览:183 2025-01-01 |
畅享生活 浏览:260 2024-06-25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409 |
畅享生活 浏览:378 2024-06-03 |
畅享生活 浏览:346 2024-06-03 |
畅享生活 浏览:368 2024-05-28 |
畅享生活 浏览:384 2024-04-29 |
北京商报 浏览:314 2024-04-25 |
手机中国 浏览:333 |
畅享生活 浏览:322 2024-04-02 |
智车情报局 浏览:465 |
畅享生活 浏览:462 2023-11-09 |
畅享生活 浏览:455 2023-10-23 |
畅享生活 浏览:501 2023-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499 2023-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285 2023-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503 2023-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