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IPO:重营销轻研发 直播间仍打“擦边球”宣传
2022-06-01 13:06 点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在爱美人士强大购买力的支撑下,几家“医美面膜”企业相继走上IPO之路。
5月初,可复美的母公司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创福康胶原贴敷料生产商创尔生物2020年6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在2021年最后一天被终止注册,随后转战北交所;2021年9月,主营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的敷尔佳向创业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审核,后于今年1月更新招股书,恢复上市审核。
“医美面膜第一股”花落谁家尚未可知,但随着招股书的公开,医美面膜的暴利跃然纸上,毛利率达到惊人的80%以上。与此同时,“医美面膜”企业也陷入了诸多质疑:重营销轻研发、虚假宣传甚至涉嫌传销!
一张30元的“医美面膜”成本可能只有6块钱
29岁的小李第一次接触到“医美面膜”是在某三级医院的皮肤科,患有中度痤疮的小李在医生推荐下接受了刷酸治疗。医生嘱咐小李,刷酸后需要使用医用敷料进行皮肤修复。于是,小李在医院购买了150元一盒(5片)的创福康胶原贴敷料。
“第一感觉就是贵,但为了脸上痘痘,也一直在用。”小李告诉环球网健康,除了创福康,还试用过可复美,因为刷抖音能经常看到它的广告推广和直播。
记者注意到,可复美一款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属于爆款产品,官方售价约为40元/片,比普通面膜5-10元/片的价格高出4倍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皮肤科医生告诉环球网健康,医用敷料其实是医院开给皮肤科患者使用的产品,用于帮助患者修复愈合皮肤创伤等,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医用敷料成为“医美面膜”广为销售,其实是商家的营销行为。
医用敷料脱离医嘱,成为高端面膜,销售火爆。例如在巨子生物的营业收入中,可复美贡献了半壁江山,202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98亿元,占比57.8%。
巨额营收背后,企业毛利率也惊人!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巨子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83.3%、84.6%、87.2%;2019年到2021年,创尔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83.51%、82.54%、79.58%;2019年、2020年、2021年1-9月,敷尔佳的毛利率分别为76.97%、76.47%、80.37%。
而据中泰证券,械字号的“医美面膜”的平均毛利率在77%-83%,高出普通妆字号面膜30%左右。据此粗略估算,售价30-40元每片的“医美面膜”其总成本可能只有6-8元。
重营销轻研发是通病
由于爱美人士的追捧,“医美面膜”被认为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5亿元增至2021年的1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且预计将从2022年的1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0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4%。
市场的火热也反映在了企业的营收上。2019-2021年,巨子生物营收分别为9.56亿元、11.9亿元、15.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3%和30.4%;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8.26亿元、8.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7%和0.2%。
敷尔佳和创尔生物的业绩同样表现不俗,2019年至2020年,创尔生物的营业收入基本持平,保持在3亿元以上,而敷尔佳的营业收入从13.42亿元增至15.85亿元。
凭借着“医美面膜”收入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其研发却惨遭忽视。
2019年到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0万元、1340万元和250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2%、1.1%及1.6%,三年不到5000万元。
2018到2020年,敷尔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0.78万元、60.39万元和147.9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8%、0.04%和0.09%。
2017到2020年,创尔生物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765.6万元、1100.44万元、1421.7万元、1838.5万元,占比仅为总营收的5%左右。
研发投入少得可怜,但在营销开支方面却“挥金如土”。以巨子生物为例,2019-2021年,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9380万、1.58亿、3.46亿,仅营销开支占比就达到95%以上,三年累计5.6亿元。
直播间仍打“擦边球”诱导消费者
早在2020年,医用敷料被包装成“医美面膜”概念,已经遭到了官方的“辟谣”。
2020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文称,根据《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传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不得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据了解,可复美的“械字号”医用敷料仅有3款,包括两款面膜状和一款乳液状。其他在售面膜都是“妆字号”。
不过,环球网健康记者看到,在抖音平台“可复美旗舰店”账号的直播中,一款名为“类人胶原蛋白修复贴”的“妆字号”产品仍打着功效面膜的“擦边球”售卖。画面中,主持人拿出一张写着“痘痘频发”、“花粉敏感”、“干纹细纹”等字样的图片,提示观众如果有这类问题应立即抢购这款面膜。
“可复美旗舰店”抖音直播间截图
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得有下列内容: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巨子生物子公司还曾因可丽金类人胶原蛋白面膜被消费者起诉,并被法院判定为虚假宣传。
据“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裁判文书显示,2016年9月20日,原告田某在被告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天猫开的网店“可丽金化妆品旗舰店”购买了可丽金面膜产品,共花费2428元。原告表示,正是看到公司关于美白的宣传才有了购买意向,但其妻子使用后,发现这两款产品都没有美白的效果。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认为,该案中,巨子生物向田某销售的涉案面膜属于特殊化妆品,其在未取得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的情形下,宣传具有美白效果,且宣称“医生推荐,560家医院的共同选择”,“500大型医院美容护肤都选我了,你还不选我吗”,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构成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法院判巨子生物返还原告田某货款2428元,并支付原告田某三倍赔偿金7284元。巨子生物曾提出上诉,但遭到法院驳回。
此外,巨子生物最大经销商西安创客村因采取层级销售的模式,在过去曾一度陷入传销传闻中 。
在诸多质疑中,可复美冲刺“医美面膜第一股”能否顺利,环球网健康将持续关注。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减肥ing 浏览:150 |
减肥ing 浏览:116 |
中医中药网 浏览:39 2022-04-27 |
360常识网 浏览:43 |
360常识网 浏览:42 |
360常识网 浏览:50 |
360常识网 浏览:25 |
新华社 浏览:267 |
参考消息网 浏览:641 2022-03-12 |
环球时报 浏览:791 2022-03-12 |
畅享生活 浏览:111 2020-04-16 |
畅享生活 浏览:245 |
畅享生活 浏览:240 |
畅享生活 浏览:354 2013-07-11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13-06-10 |
畅享生活 浏览:189 |
畅享生活 浏览:204 |
畅享生活 浏览: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