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披露个人手机号被判赔”是一堂普法课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10-11 15:10 点击:

某网络热播剧公开使用了黄某实名购买的手机号码,导致黄某频繁遭受陌生电话及微信好友验证通知的侵扰,黄某以该剧的制作方A公司与B公司侵害其隐私权为由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定,网剧公开黄某手机号码的行为构成对黄某隐私权的侵害,判决A公司与B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黄某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和律师费1000元。(北京青年报10月5日)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涉案手机号码被涉案网剧不当披露,造成了黄某私人生活安宁被侵扰,超出了合理容忍的限度,对此制作方主观上存在过错,构成对黄某隐私权的侵害。

据报道,2019年11月5日开始,黄某不断收到骚扰电话和微信好友验证通知,严重扰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经过询问得知,该网剧二制作方未对涉案网剧中出现的手机号做画面处理,导致自己实名认证的手机号出现在涉案网剧的第八集中。黄某以该网剧二制作方泄露了其实名认证的手机号,侵害其隐私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该网剧二制作方向自己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以及黄某因维权而支出的律师费1000元和因维权而产生的误工费1000元。

然而,涉事A公司辩称,涉案手机号码是在拍摄期间由剧组授权工作人员购买,并由剧组合法使用。其无侵权事实,更无侵权故意,主观上无过错;B公司也辩称,自己不是涉案网剧的承制方,而仅仅是该剧的出品方,没有参与制作过程,对视频内容没有审查、监督义务。看得出,都在为自己的“过错”推卸责任。

法院查明,在案证据无法证明网剧拍摄时A公司委托剧组人员购买了涉案手机号码。即便该手机号码当时属于剧组,但从黄某现持有涉案手机号码的情况可知,A公司所称合法使用的期间明显短于涉案影片制作与播出的正常周期。从法律角度考量,制作方对涉案网剧画面使用涉案手机号码,没有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对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持放任态度,主观上存在过错。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享有的隐私权,包含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在黄某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涉案手机号码用于剧中角色并公开在网络上,可能导致广大网民通过电话、社交应用软件等方式侵扰黄某,将黄某置于被侵扰的危险中。这一点,涉案网剧制作方应该有起码的认知和充分的估计,而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黄某在自己的手机号码被涉案网剧制作方公开后接连收到多个陌生来电和微信好友申请;尽管制作方处理了授权网站的播出画面,但之后黄某仍有收到陌生网民的微信打扰,安宁的生活状态被破坏是“不争的事实”。

“网剧披露个人手机号被判赔”是一堂普法课。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在立法导向和法律实施层面均呈现强化保护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网剧制片方希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为观众呈现完美的艺术效果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选择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强化公民权利保护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注意义务,遵循安全而必要的原则,避免因为行为不当,侵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有关各方都应该从“网剧披露个人手机号被判赔”一案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解放军报 浏览:330 2022-12-25
北京商报 浏览:221 2022-12-18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7-25
畅享生活 浏览:333 2022-06-16
畅享生活 浏览:128
360常识网 浏览:24 2022-04-27
360常识网 浏览:52
中医中药网 浏览:81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