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户外健身器材也须保“健康”
2020-05-06 16:05 点击:
近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许多户外开放健身区域重新热闹起来,在重新开园的沧州市人民公园,人们看到,健身器材区迎来了很多健身群众。一些人戴着手套健身,还有一些人则随身携带消毒喷剂或湿巾,健身前先给器材消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防止人群聚集,很多公园临时闭园,很多户外健身器材也都被暂时封闭起来。近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许多公园陆续开园,沉寂的健身器材区又热闹起来,人们在使用健身器材时都自然会关注其“健康状况”。
据报道,为保证开园后群众能够安全使用健身器材,河北省许多公园加强了对健身器材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将其列为公园开放的必要条件。疫情期间,石家庄市体育公园除了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外,包括健身器材区在内的部分区域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疫情发生前,该园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健身器材的清洁。现在,工作人员除了对器材保洁外,每天上、下午还要分别进行不低于两次的消杀工作,以保障健身器材的使用安全。据介绍,随着天气转暖和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该公园日均人流量也从之前的百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千多人,健身器材区迎来了更多健身群众。除了对健身群众测体温、要求必须戴口罩外,园方还安排保安对健身区域的人流进行监控,在人员密集时及时进行疏散。
有小区居民反映,物业人员虽然也会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但相比于对电梯、楼道消毒要责任到人、记录在册,健身器材是否消毒、何时消毒、消毒是否到位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用人群是否健康也基本无人监管。类似情况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能大意。
户外健身器材也须保“健康”。健身器材,尤其是户外健身器材的安全、“健康”,关系到群众的人身安全,给健身器材穿上“防护衣”非常必要。除了公园,如今社区内的户外健身器材也不少,这些健身器材的“健康”状况同样不能忽视,更不能被遗忘。特别是健身器材清洁和消毒问题。无论是公园还是社区,相关责任单位都必须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制度,对公共健身器材进行消毒清洁,并做好使用人群监管工作,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即使是在疫情结束后,无论管理者还是使用者,都应该自觉加强对公共健身器材的管理、清洁,确保其能够更加‘健康’地为群众健身服务。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时下,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学校在加紧复产复工复学,很多公园、健身场所都已经开门迎客。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目前疫情“警报”并没有完全解除,甚至正面临着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风险压力。因而,在户外健身时,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别忘了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确保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安全,不能给防疫添乱。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家常菜 浏览:210 |
人民日报 浏览:244 2024-08-10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39 2024-06-19 |
北京商报 浏览:315 2024-04-25 |
光明网-《光明日报》 浏览:338 2024-04-22 |
新华网 浏览:293 |
科技日报 浏览:249 2024-01-11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484 2023-08-28 |
央广网 浏览:277 2023-08-02 |
工人日报 浏览:257 2023-07-24 |
长沙晚报 浏览:334 2023-06-21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32 |
中国青年报 浏览:450 2023-03-27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314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341 2022-12-26 |
北京青年报 浏览:439 2022-09-06 |
39健康网 浏览:563 |
党建网微平台 浏览: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