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线上答辩,疫情之下的应时之举
2020-04-03 00:04 点击:
针对当下进入了硕博毕业生答辩的高峰阶段,且又处于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明确对已完成学位论文、尚未进行答辩的春季毕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可组织开展远程视频答辩。(4月2日 中国新闻网)
国内疫情虽已得到明显遏制,但全球防疫的斗争还远未止步。疫情影响之下,学校可以停课闭校,学业却不能耽搁荒废,因此,线上授课大放光彩。而为了让临近毕业还未答辩的研究生不用返校也能顺利完成学业,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无疑成为了一种应时之举。
线上答辩毕竟与面对面答辩有所不同,无论答辩者还是答辩委员都需要适应这种特殊的考核方式。答辩者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包括下载专门视频软件、调试设备、寻找网速稳定的地方,一方面要在答辩过程中通过ppt实时呈现论文要点;答辩委员则既要认真聆听答辩者对于论文的阐述,同时也要仔细观看屏幕上的文字。并且为了保证答辩质量、保证公开透明,网上答辩要实施全程录音录像。
线上答辩最重要的一点是确保网络信号良好,否则一旦卡顿,就会导致交流不畅,影响答辩质量。因此,学校要针对答辩的每个环节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以便对突发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耽误答辩进程。
目前,多所大学起草了关于远程视频答辩的文件,对线上论文答辩具体实施细则、相应程序流程规范,甚至是支撑线上答辩的技术要求都做出了详细说明。环节不少,质量不降,这是众多高校推行线上答辩的共同要求。要知道,线下改为线上是疫情期间的应时之举,答辩方式变了,但是答辩的标准却不能放松,严明答辩纪律,严格答辩环节,既是对答辩考生的负责,更是对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
也许有人会问,线上答辩是否会成为以后主要采用的一种答辩形式?恐非必然。论文答辩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其对于答辩者的考察不光是语言上的交流,还有非语言交流、行为交互等内容,单纯隔着一块屏幕着实无法精准考量出答辩者的综合能力水平。
特殊时期,当用特殊的方式,推广线上答辩,正是疫情影响之下的应时之举,也是不影响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最优选择。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509 2024-01-18 |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2-12-26 |
新华社 浏览:478 |
中国新闻网 浏览:527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2-11-08 |
畅享生活 浏览:181 2022-10-29 |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2-10-28 |
畅享生活 浏览:324 2022-10-14 |
畅享生活 浏览:904 2022-10-12 |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2-09-30 |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9-28 |
畅享生活 浏览:212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171 2022-09-26 |
工作经历 浏览:184 2022-09-25 |
畅享生活 浏览:122 |
新华网 浏览:528 2022-09-22 |
畅享生活 浏览: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