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涉毒家庭”,于法于情均不妥

来源:腾讯新闻  作者:杨玉龙
2018-05-11 13:05 点击:

当地政府即便初心再好,也须依法办事,也应遵循法律边界,否则便是一种任性之举。

5月8日,网传一则消息称,广东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10户家庭的房屋被喷漆“涉毒家庭”,以达到警示教育效果。相关照片显示,多栋农村房屋的大门和墙壁被喷上“涉毒家庭”的字样。

9日的媒体报道确认了照片的真实性。当地宣传部门回应:“在十个家庭中,都有家庭成员是涉及重特大制贩毒案件的”,喷漆“涉毒家庭”的行为有得到当地村民的同意。

据悉,实施喷漆的并非当地公安部门,而是由惠来县鳌江镇组织的。诚然,当地或有禁毒的压力,且事先告知了村民,但无论从情与法,还是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均欠妥当。

首先,从法理方面来看,涉毒家庭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涉毒,只是某一个成员涉毒,依法依规对涉毒人员进行处理就行。此种在房屋墙上喷漆“涉毒家庭”有法外施罚之嫌——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可以对违法犯罪分子或涉嫌犯罪者的家庭“加盖印章”。

所以,当地政府即便初心再好,也须依法办事,也应遵循法律边界,否则便是一种任性之举。

其次,从情理来讲,这做法也不妥当。倘若被喷漆家庭有未成年人,这样的喷漆“涉毒家庭”的做法,显然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家里有老人,被喷漆未尝不是一种伤人心的做法。其实只要与涉毒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无关的家庭人员,都不能背上“涉毒”的罪名,也不应该被舆论所绑架。这既是保护名誉权的要求,也是一个法治社会的常识。

在这一事件中,当地有关方面称此举得到“村民同意”。“村民同意”真能成为当地任性喷漆的挡箭牌吗?答案是否定的。喷漆事件侵犯的是被喷家庭的个人权益,而村民的同意就算是多数人意见,也无法为这种侵害行为“脱责”。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当地在5月8日晚已经意识到有不妥之处,开始落实去除工作。

在禁毒压力下,当地想要创新方法来提高宣传警示效果,这无可厚非。但只要在正常的执法行为、行政行为之外进行额外的“探索”,就必须要谨小慎微,再三确认其合法性——因为执法行为、行政行为依靠“拍脑袋”大跨步,就有可能跨过法律的规制,侵害到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61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畅享生活 浏览:59 2025-01-21
畅享生活 浏览:39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