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落实“最严控烟令”难在何处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甄言
2017-11-09 10:11 点击: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已有两年多。2017年1-10月,北京市卫生监督机构共监督执法检查各类单位(场所)100371户次,发现不合格单位5057户次,总合格率为95%,比条例实施之初的77%有了显著提升。从监测重点场所的执法数据分析来看,合格率较高的前三位分别是医疗机构(97.5%)、学校(97%)、宾馆(96%),餐饮单位最低(68.5%)。(11月8日《澎湃新闻》)

“最严控烟令”在餐饮单位为何落实最差?业内人士表示,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对其开展持续、有针对性的法律普及;对餐饮单位的抽查、监管力度不够。

除前述两条原因以外,至少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则餐饮单位负责人没有及时制止顾客抽烟,有的则怕得罪顾客,担心没有“回头客”,漠视乃至放给顾客抽烟;二则对餐饮单位的行政处罚太轻,餐饮单位算账后,觉得“不吃亏”,不严格执行“控烟令”,甚至担心餐饮单位被连累,给顾客通风报信,包庇抽烟顾客;三则对抽烟当事人的惩罚太轻,有的人对“控烟令”缺少敬畏之心。

而且,前述两个原因分析不深入,也太粗糙,无法对症下药。首先,执法部门对餐饮单位的监管缺少有效方法,甚至感到监管难度比较大。因为餐饮单位的顾客流动性非大,且每位顾客的停留的时间不长,执法监督力有不逮;其次,餐饮单位相对封闭,监管触角难以有效延伸;再者,餐饮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可避免会采取措施逃避执法监督,增加执法监督难度。

所以,要改变餐饮单位不积极落实“最严控烟令”的现状,至少要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开展全民控烟令宣传,普及控烟的常识,使之入脑入心,融入血脉,养成自觉控烟的行为习惯和意识;二是加大控烟违法违规成本,包括涉事单位及当事人,提升敬畏之意;三是为餐饮单位量身定制一套监管办法,倒逼餐饮单位约束顾客,减少直至消灭餐饮单位包庇纵容顾客抽烟的现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针对餐饮单位控难的现象,深入下去,摸清情况,广泛征集意见,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研究破解之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决心,敢不敢认真,尤其不能有畏难情绪,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问题不可能自行化解。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25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775 2023-07-31
畅享生活 浏览:533 2023-07-31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3-06-30
畅享生活 浏览:909 2023-04-09
畅享生活 浏览:200 2022-09-09
畅享生活 浏览:412 2022-09-08
畅享生活 浏览:179 2022-08-18
畅享生活 浏览:115 2022-08-16
畅享生活 浏览:299 2022-08-11
畅享生活 浏览:128 2022-07-27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