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按需创业
2017-09-16 12:09 点击: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近四成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家庭背景,超过七成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选择留守在家乡省份创业,而教育、零售等则是他们创业的主要领域。(9月15日 中国新闻网)
信息时代下,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均在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狠下功夫,如不少高校开办了创业孵化园,国内各地创建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免息贷款等,大学生创业环境日臻完善,创业内容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然则创业虽好,但非人人适合,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本科:87%,高职高专:85%)属于“机会型创业” ,即为了抓住和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而进行创业;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本科:6%,高职高专:7%),即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进行创业。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家也常说:“为理想而创业。”在笔者看来,创业不等同于理想,更不代表能抓住机会,解决生存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业仅是实现理想的一个过程,而决定“梦想成真”的关键取决于准备是否足够充分。
莫言,先有优秀作品,而后才获诺贝尔奖;董明珠,先做好空调,而后才成就格力品牌。同样,对于大学生而言,首先要不断充实自我,夯实专业基本功,因发展需要而创业,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创造机会、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成就自我。
在《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经历了大学教师、自办补习班、借用肯德基场地、租赁废弃工厂等过程,后因发展需要而成立“新梦想”,再因发展需要而宣布上市,最终实现梦想,成就自我。同样在《摔跤吧爸爸》中,吉塔为夺奖牌曾选择减体重、降级别等“歪门邪道”,最终一无所获,后在其父的科学培训下,转为提升“硬实力”,终获冠军。
作为大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必急于创业,而是要先从充实自我开始,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按需创业。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青年报 浏览:449 2023-03-27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3-03-14 |
畅享生活 浏览:397 2023-03-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23-03-01 |
畅享生活 浏览:334 2023-02-27 |
北京晚报 浏览:255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176 2022-09-29 |
畅享生活 浏览:148 2022-09-28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189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114 2022-08-30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2-08-01 |
畅享生活 浏览:307 2022-07-28 |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2-07-28 |
畅享生活 浏览:146 2022-07-25 |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2-06-30 |
畅享生活 浏览:382 2022-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