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饮水”应思“正源”

来源:红网  作者:彭媛
2017-09-05 09:09 点击:

从“爱在大山,情系百姓”的人大代表老徐,到“开除党籍,亲尝苦果”的“最牛村支书”,徐助文再次现身于媒体时,俨然成了不守规矩的党员干部典型。他“时刻把选民意见记心上,时刻把群众急难挂心上”也曾激励了一大批人民代表和党政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而如今“漠视选举法规、踏破法律底线”却将徐助文最终咽下了得意忘形和法律意识淡薄的“苦酒”。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像徐助文这样走上从“正面典型”到“反面教材”堕落之路的党员干部并不少见,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身的膨胀,错误认知了自身的成长,“饮水”不思“源”或思错“源”,失了感恩之心或感错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桃,报以琼瑶”说的就是要心怀恩念,常行报恩之举。而作为党员干部,所谓心怀恩念,懂得饮“水”思“源”,关键要认清“施恩者”,要思“正源”,对于自身成长所汲取的“水”,党员干部应该清楚认识到“源”在何处,“施恩者”是谁。部分党员干部在受到重用提拔后,认为是个别领导赏识的结果,加以对个别领导的感恩戴德,这般“祁同伟式”感恩,实属忘本之举。那么,党员干部的恩念之心应系何处?所饮之水的源头又在哪儿?这应该是同事的帮扶、组织的培养,以及人民的信任。

同事帮扶宛若“水杯”,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鼓励等盛入杯中,沁人心脾。从“官场小白”一路走来,必少不了磕磕碰碰,面临工作的失意和成长的迷茫,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有信念,是亲情,更是身边同事托起的双手。工作难做,达不到上级要求时,有同事分享经验教训,指明前行的道路;遭遇挫折,生活不得意之时,有同事悉心指导,分担难处;取得小进步、人生得意之时,也有同事真诚的点赞,鞭策我们不骄不躁、再接再厉。

组织培养效同“水渠”,将党员干部成长所需的水分引到身边,供人汲取。生活在体制的大圈子里,每一位党员干部都离不开组织这条“水渠”的维系,没有阻止的培养,便如孤鸿之雁,难以展翅高飞。对这条“水渠”的恩念,应该是不谈价钱,不哀天怨地,尽职尽责将每件工作做到完美,主动为组织增荣添誉;应该是纵使身处高位,也多“接地气”“常回家看看”,与组织保持血脉相通的脐带联系;应该是终身对组织忠诚,在关键时刻不忘党性,在重要抉择上无愧于组织。

人民信任如同“水源”,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长之源。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为人民服务更是我们党的宗旨,这便是我们干部成长的“水源”所在。每名党员只有在脚踏一方热土的同时,保持一颗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受得起人民赤裸裸的信任与委托,才对得起这给养之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5000多万贫困群众的郑重承诺,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以此为鉴,化信任为动力,化情感为实践,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投身于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来回报“水源”的给养之恩。

党员干部应心怀恩念、饮水思源,更应明白心怀恩念的对象,找准自身成长的“水源”所在。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身的成长。

加入收藏

标签: 干部 党员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91 2025-02-06
畅享生活 浏览:272 2024-11-22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4-09-03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4-08-30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384 2024-05-28
畅享生活 浏览:369 2024-05-28
畅享生活 浏览:358 2024-03-28
畅享生活 浏览:359 2024-01-26
畅享生活 浏览:503 2023-12-27
畅享生活 浏览:431 2023-12-26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3-11-21
畅享生活 浏览:602 2023-11-21
畅享生活 浏览:466 2023-11-21
畅享生活 浏览:474 2023-11-21
畅享生活 浏览:517 2023-09-20
畅享生活 浏览:620 2023-09-18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