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海之上,没有主角只有生死
2017-09-05 08:09 点击:
继《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之后,诺兰大神又出佳作了。
对于那么喜欢玩构架的诺兰大神来说,你不用指望他会单纯地给你玩大场面。大场面是有钱就可以办到,对诺兰来说,这有损他在电影界的威望。
所以,在《敦刻尔克》中,若兰给你拍了三条线。
地上一条,空中一条,海上一条。
地上的就是那个法国士兵那条线,空中的是两个飞行员那条线。至于海上,就是英国船主道森和他的小儿子以及他的小儿子的朋友那条线。
三条线,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穿插。地上的40万英法联军是为了撤退,是为了逃出生天;空中的英国皇家空军是为了保护他们撤退,他们需要和德国飞行员进行较量;海上的,是英国民众自发的、驾驶民船想去敦刻尔克接回英国子弟兵的拯救行动。
所以,没有主角。地上那两个抬着担架的士兵可以是主角,空中的飞行员可以是主角,英国公民道森和他的儿子也可以是主角。诺兰在这三条线上,几乎是平均用力。但是他似乎在这部电影里,又隐匿了自己的感情;空袭、轰炸、沉船、漂浮的尸体,燃烧,等等,每个生命都在冷静地死去;除了英国士兵面对驾驶着民船前来拯救自己的英国公民举臂欢呼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敦刻尔克》里感情的爆发。
但是这里头又很真实地蕴藏了一种感情。40万人的生死,没有感情都不行。只不过诺兰把这种感情压制压制再压制,压制到几乎冷血,几乎让我们看不出来这是在拍电影,压制到似乎这是一部纪录片。就是这么着,在敦刻尔克偌大的海滩上,在一望无垠的海平面上,在飞行员俯瞰的视角里,40万人平静地生,平静地死,平静地去挣扎。在电影里,他们瞬间是钢铁,瞬间是血肉,瞬间是过去的故事。
这种平静,几乎让观众直接从电影院里回到了1940年那个叫做敦刻尔克的小镇。我们伸伸手,几乎就可以抚摸到那些在海滩上等待生死判决的年轻士兵的脸颊。但是,在这种平静的电影叙事之下,我们却真实地感觉到了一种青花瓷脆裂般的紧张。两个士兵抬着担架坚持不懈地朝撤退的驱逐舰上赶路;在那艘搁浅的渔船上、海水从德国士兵击穿的弹孔里不停地倒灌进船舱里,而此时的船舱里还藏着二十多名想要逃命的士兵;鱼雷击沉装满了士兵的船只,无数的士兵下饺子一样跳进海里,从一艘沉船逃生到另一艘暂时安全的船只;海水吞没,燃烧;空中,飞行员在鏖战空战;飞机上的燃油在一点一点减少;一个飞行员把飞机迫降在海面上,打不开飞行舱,差点被海水淹死;另外一个飞行员把德国战机打下来之后,自己的燃油也耗尽,迫降的滑翔之中,他清晰地看到了海滩上每一个士兵的脸;海上道森的坚持,即便是儿子死了,即便知道前去敦刻尔克死多生少,他也绝不动摇。一切让我知道,有一种热血,其实不需要高喊口号。
这样的情景,倒是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一战题材的片子——《西线无战事》。
这种冷静的功力,其实非诺兰这样的大神不能办到。热血,很多导演都会;但是在平静里,去冷眼旁观那些热血,却需要很多的功力。
这部片子让很多人称赞诺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样大题材的片子,在诺兰手里,举重若轻;他刻意地去回避了一些特效,把角色赤裸裸地晒给大家看,你甚至会产生一种把耳朵贴在演员的胸口上,去倾听他们紧张到要死的心跳声的感觉。
直到士兵们回到自己的祖国,直到双脚终于踏上真实的土地,连蜷着身子在火车上睡觉,都是那么舒服。只是当天的报纸上,那些或多或少的消息,在告诉你,刚刚发生了什么。
没人去嘲笑,因为活着回来就是胜利。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360常识网 浏览:47 |
360常识网 浏览:65 |
360常识网 浏览:50 |
环球时报 浏览:168 2021-04-14 |
红网 浏览:213 2017-09-08 |
南方日报 浏览:169 2017-09-05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42 2025-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