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政大数据杜绝骗保行为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郑建钢
2017-08-26 09:08 点击:

两年清理出已死亡的养老卡持卡人4000余人;6000多有车人在申请低保时触动信息预警系统;婚姻登记证书将实现电子化存档。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北京市民政标准化与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借助互联网技术,北京市各类民政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和准确性,未来还将实现无纸化办公(8月24日《北京晨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就业门路越来越宽,收入渠道越来越多,老百姓工资性收入和家庭财产的结构也日趋多元化。如果民政部门还是继续使用传统的调查方式和原有的管理手段开展日常工作,已经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救助工作的开展需要,“骗保”“人情保”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鉴于此,两年来北京市民政系统启用了最低生活保障系统、医疗救助系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系统等一系列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杜绝了“错保”“漏保”和挤占、冒领救助资金现象,实现了救助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全面提升了精准管理能力。

从民政部门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在两年的时间里,北京市已经清理出已死亡的养老卡持卡人4000余人;6000多有车人和500多有房产人在申请低保时触动信息预警系统,被取消低保申请资格。不难想象,假如这些“骗保”行为得逞,将使得骗保者额外地占有原本不应该享用的社会公共资源,会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骗保”黑洞将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失。

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还有不少人,利用某些制度和技术手段的不完善,挖空心思虚报冒领。有些人明明家里的亲人已经去世,却不如实上报,还是心安理得地继续享用逝者的养老卡和优待卡。还有一些人,开着汽车、住着商品房,居然厚着脸皮申请低保。这些人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除了本人诚信缺失以外,还缘于民政部门调查渠道的狭窄和相关信息的缺失。如今,北京市民政系统启用了最低生活保障系统、医疗救助系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系统等一系列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与市工商局、公安局、人保局等7个部门实现数据交换,能够完成车辆、住房、殡葬、婚姻登记等11大类数据信息的查询比对,为救助待遇的审核审批提供了重要依据。

民政系统启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是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个人诚信的“试金石”。笔者认为,通过网络平台预警系统取消“骗保”资格固然重要,对“骗保”者进行相应的信用惩戒也很有必要。“骗保”的目的妄想取得不义之财,侵占社会资源。既然骗保者不择手段,敢于以身试法,那么民政部门应该利用其与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和银行系统联网的优势,不仅应予以曝光,还应将其纳入个人诚信系统,给予必要的信用惩戒。这么做,既是

对失信者的惩戒,也是对企图效仿者的严正警告。这应该也是民政系统启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目的之一。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19-10-19
法制日报 浏览:285 2018-11-23
法制日报 浏览:183 2018-05-30
法制日报 浏览:325 2018-05-11
法制日报 浏览:169 2018-04-24
法制日报 浏览:152 2018-04-18
法制日报 浏览:207 2017-11-09
法制日报 浏览:232 2017-11-08
法制日报 浏览:172 2017-11-01
法制日报 浏览:180 2017-10-27
法制日报 浏览:268 2017-10-27
法制日报 浏览:171 2017-10-26
法制日报 浏览:163 2017-10-26
法制日报 浏览:167 2017-10-26
法制日报 浏览:175 2017-10-25
法制日报 浏览:234 2017-09-30
法制日报 浏览:157 2017-09-20
法制日报 浏览:161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