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性消费也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来源:红网  作者:张维
2017-08-21 10:08 点击:

昨天,一个准大学生在重庆某大学贴吧发帖,问在学校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够不够。他还称,父母一个月只愿意给1500元生活费,为了多争取500元,他在网吧呆了两天,不理父母,直到父母妥协他才回家。还有十多天,大学新生即将报到。不少家长纠结,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才合适?(8月18日《重庆商报》)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羽翼下,从来都不知道算计着过日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

对于一个准大学生来说,出门在外究竟需要给多少生活费?相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看来,家长给孩子生活费多与少其实也并不是太重要,关键要看孩子的消费方式有没有大手大脚,肆意挥霍等不良嗜好。

上述这位准大学生面对父母给的1500元生活,不仅不屑一顾,而且还以在网吧呆了两天相要挟,硬是多争取了500元,才善罢甘休。我想,这位准大学生,虽说在成绩上进入大学已顺利过关,但其在生活俭朴、体谅父母等方面还是难以过关。

我们都知道,父母给子女生活费,一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来核定;二是根据当前生活水平基准来考量。从目前各地消费水平来看,每月1500元生活费虽然不算高消费,但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一个懂事乖巧且在生活上又节俭的孩子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对一个从不知道算计着过日子,整天肆意挥霍,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么最终他们只能陷入饱一餐饿一顿的困境。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家长在孩子预定的生活费基础上,还时不时为其补充费用,以便孩子灵活运用。可这样一来,有的孩子在生活费上,不仅是有增无减,而且还容易导致孩子过度消费,挥霍浪费等现象。比如:能坐公交车的,偏要花钱打的,能在校园就餐的,偏要跑到校外餐馆大吃大喝,俨然就是一副“崽花爷钱不心疼”的做派。

其实,学会理性消费也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我们做家长的对此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准大学生跨出家门,迈进校门,进入社会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就更加注重培养他们学会理性消费,俭朴生活的好习惯、好风气。

所以说,家长在给孩子设定好的生活费上,千万不能有轻易让步的念头。否则,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了。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47 2023-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2-12-26
畅享生活 浏览:270 2022-08-18
新华网 浏览:314 2022-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37 2022-06-20
环球时报 浏览:348 2022-05-23
减肥ing 浏览:149
减肥ing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