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记

来源:长江网  作者:吴灿
2017-08-19 09:08 点击:

每当进入八月的这几日,一切都变得沉重起来。8月14日世界慰安妇日,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我们的纪念不是为了揭开伤疤,我们纪念是为了铭记历史,我们缅怀英勇不屈的先烈,我们为受苦受难的同胞悲恸。

国内第一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就选在这样一个沉重的日子上映。片名之所以叫二十二,是因为影片拍摄时中国内地仅剩二十二位慰安妇幸存者,影片撷取了她们晚年日常生活的片断,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平静又安详。老人们讲述自己的经历的段落很少,大部分的画面都是老人们的生活。他们做饭炒菜;他们坐在树下打牌;他们搬着个板凳坐在屋外、望着远方、打发时光。平淡就是形容这部影片最合适的词语,平淡也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影片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老人们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没有修饰的情感流露,拍摄的只是老人们最平淡无奇的生活,导演尽量克制地选取镜头,充分表达了对这群血泪历史见证者的尊重与关爱。

抗战期间,约有20万中国妇女成为日军“慰安妇”制度下的受害者。上世纪90年代,陆陆续续有百余位受害者站出来,向日本政府提出诉讼,要求道歉与赔偿。但“要个说法”却太不容易了,她们平均年龄达到90岁,都已是风烛残年,再强烈的生存欲望也经不起时间的流逝。在2012年本片导演郭柯最初拍摄慰安妇幸存者时,国内尚有32位,当时的片名定做《三十二》。两年后他决定把所有幸存者的故事全部拍出来时,由于一部分老人的去世,片名不得不由三十二改成二十二。而等到现在终于上映时,老人们却已仅余9人在世。也许她们终其一生也等不来她们要的说法了,令人满怀悲凉,不胜唏嘘。

也有许多人批评、责怪导演去拍这样特殊的一群老人,让这些老人们面对镜头重新讲述他们当年的遭遇,是一种二次伤害,是揭开她们心中血淋淋的伤口。预告片中,有一组将许多老人抹着眼泪,呢喃着“不说了,不说了”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片方也承认这确实会造成一些伤害,但导演的处理方式大家也看到了,已尽量地降低了伤害的程度。

感谢有心人拍摄了这样一部电影,感谢拍摄人员选择了最合适的距离,最温柔的介入方式,感谢没有汹涌的煽情和催泪的话语,感谢为了影片的顺利拍摄及公映的三万多位众筹者。“这是我见过少有对于真相的敬畏态度,它真的太锤心刺骨”,在老人们身上,相比那段苦难的历史,活着才是最大的意义。希望这部电影能将她们的故事、她们的生活和她们的精神展现给世人,帮助她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社会无限的关爱。

“这部作品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是直达人性,超越狭隘,非黑即白的史实认知的。”战争对个人、对一个民族的影响超乎想象,站在时间的节点上,面对历史和未来我们都应该思考!

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记。向在抗日战争中受难的同胞们、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1-08-18
人民日报 浏览:195 2021-06-13
环球时报 浏览:273 2021-04-18
人民日报 浏览:178 2020-09-01
新华网 浏览:216 2020-05-09
央视网新闻 浏览:182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18-09-10
环球时报 浏览:312 2018-04-24
解放军报 浏览:115 2017-11-01
解放军报 浏览:333 2017-10-16
解放军报 浏览:140 2017-09-04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