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之弦要时刻绷紧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刘宇鑫
2022-09-27 19:09 点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家使用手机办公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多公职人员将微信应用于日常工作,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以便更好地交流工作。诚然,微信办公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使用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也在逐年递增。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第七款所述: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泄密而受到处分的案例无时不刻警醒我们要绷紧保密之弦。

这些案件中,不乏一部分人是无意之中犯下了错误。例如,在微信办公时,XX为领导起草发言,引用了两句机密文件内容,却主观臆断“引用一两句话不至于泄密”,故直接将起草材料发到微信群内征求意见。这就是保密意识不强、对文件的涉密属性没有正确认识,这也是泄露机密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又或者,许多工作人员在起草工作材料时,常常为了节约时间,而使用图文识别的小程序对文件进行拍照、转换,以此形成电子文档,减少了许多敲键盘的功夫。

这种行为若是用在可以公开的文件来说,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为了偷一时之懒,竟然把这种方法用在了涉密文件上,还自以为无人知晓。然而一旦图文识别小程序的程序员别有用心,那么使用小程序识别的所有材料都会被其发布,造成极其不良影响。

除去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其实绝大多数微信泄密的责任人员,主观上都属于过失状态。或是缺乏常识,不知不惧,不知其不可为;或是意识欠缺,明知其不可为,却因麻痹大意或者侥幸心理而仍为之。但无论故意还是过失,通过微信发布、传输、处理涉密文件材料,都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风险甚至危害。

使用微信办公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本来无可厚非,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而是在那些因意识淡薄、犯错而不知错的人,或想要偷懒懈怠、总抱有侥幸心理的人。

对此,保密意识、保密常识的“两识”普及教育还需久久为功、不断深入开展。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高度警惕、紧紧扭住上述四个高风险环节,绷紧保密之弦,布好保密防线,时刻防范失泄密事件发生。

加入收藏

标签: 保密 时刻 绷紧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00 2022-12-26
畅享生活 浏览:471 2022-11-05
畅享生活 浏览:1135 2022-09-28
畅享生活 浏览:126 2022-08-14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264 2022-07-11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