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规防沉迷,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2021-09-01 15:09 点击: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8月31日 澎湃新闻)
根据通知要求,在游戏时间和申请账号实名注册、相关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做出约束。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过分沉迷网游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轻则影响学业,产生网游依赖则会严重的影响身心健康,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此次规定从运营商和消费者、监管者三方入手,面面俱到,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措施。
日前,一款手游发布公告,基于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好营造和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游戏环境,凡是经实名校验确认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将无法登陆游戏体验。这是首款未成年禁登手游,引发了广泛关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倡“未成年人防沉迷”意识成为当下共识,从游戏的初步探索到网信办“清朗”行动,再到现在的国家出手,未成年人的网络世界越来越清明安全,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关爱越来越多。防沉迷上有政策,扎扎实实的落实和探索更丰富的防沉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就是技术防范,技术层面的不设防乃至失守成为未成年人深陷网游的原因之一,许多游戏虽然明确注册登录需要实名制,但依然不能避免孩子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使用,平台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依然有漏洞可钻,因此游戏平台需要加强技术屏障维护、设置高门槛的注册方式、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优化网游使用权限。完成好技术护航的第一步,对于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世界意义重大。
其次,技术防范固然重要,家长的责任也承担重要角色。未成年人在家里接触智能电子产品方便,家长有时疏于看管,认为只要不给添乱,安安静静玩游戏就好,这种对网游易沉迷特点的疏忽大意进一步诱发未成年人的上瘾心理。还有不少家长也喜欢下班打游戏,这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使孩子误以为打游戏理所当然,根本不关心时长。由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培养阳光积极的兴趣爱好,陪伴孩子进行课余活动等,在家庭层面给予孩子关心关照,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最后,监管部门也要多发力,对各大游戏账号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一旦出现疑似未成年人使用账号进行查处封停等,对于游戏平台对通知的落实情况也要强力监管,既保证游戏行业发展也给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新华网 浏览:217 |
中国新闻网 浏览:336 2024-06-19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484 2023-08-28 |
中国青年报 浏览:363 2023-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258 2023-03-13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33 2023-03-02 |
中国新闻网 浏览:458 |
畅享生活 浏览:341 2023-02-27 |
新华社 浏览:478 |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10-29 |
畅享生活 浏览:442 2022-10-10 |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2-09-26 |
新华网 浏览:402 |
畅享生活 浏览:204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132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2-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