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要保护,农民的利益更要保护
2021-08-14 13:08 点击:
甘肃陇南的农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野猪下山二十年,吃小麦啃玉米还伤人。野猪因为数量越来越少,被名列国家保护动物之列。但是随着退耕还林与保护野生动物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山林植被日益茂盛,人为伤害骤减,野猪等野生动物,无忧无虑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殖,导致其数量与日俱增,队伍在不断壮大。
野猪数量的增多,按理说是好事。但野生动物终究是动物,没有任何规矩,它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组团下山,闯进村子,吃麦苗、啃玉米,横行霸道,甚至还伤害前来驱赶的农民人身,让原本宁静之山村变得危机四伏。
面对动物的暴行,村民们按理说应该以牙还牙,实施正当防卫,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家园。然而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受法律保护,无奈之下村民们只能用挂红布、敲击脸盆等方式进行驱赶,让其走开。看似声势浩大的反击方式,起初有效,久而久之,也就被野猪等看破了,逐步失去了功效。野猪不但不逃之夭夭,反倒因其影响进食,向驱赶之农民发起了攻击。于是,只能听之任之,任其疯狂。
庄稼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但是野猪的肆虐,不仅让其收入锐减,甚至颗粒无收。虽在相关法律中,早已明规定,国家保护之列的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理应由政府“买单”,但因法本向规定模糊,且执行不力,大多农民难获“补偿”。即使获得了“补偿”也是微乎其微,不足以抵“野猪”给造成的损失。农民们不仅要问:保护了野猪,那我们的利益谁来保护呢?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农民利益无小事。地方政府要勇于担当,要读懂相关法律的要义,细化责任,多形式替“野生动物”还帐,将农民的损失补偿到位,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其次,科学把握保护野猪等野生动物含义。保护野猪等野生动物,并不是任其野蛮生长,更不是任其伤害农民“利益”,保护也当从实际出。要依据物种特征,适当限制其泛滥,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专业捕杀队,有计划地捕杀,维护生态之平衡。
野猪下山,毁坏庄稼,伤击农民,归根到底是野猪生存空间不足。为此,地方政府理应有序地组织“农民”实施搬迁,将山地、山村还给野猪,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将野猪等野生动物与农民有效隔开,保障农民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然随着环境持续向好,类似问题也正在扩散,其危害不容忽视。各地方政府要急“农民”之所急,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再受到伤害。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科技日报 浏览:347 |
畅享生活 浏览:306 2022-10-30 |
新华网 浏览:528 2022-09-22 |
畅享生活 浏览:277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99 2022-08-18 |
360常识网 浏览:58 |
360常识网 浏览:117 |
360常识网 浏览:118 |
360常识网 浏览:119 |
360常识网 浏览:83 |
360常识网 浏览:32 |
360常识网 浏览:38 |
360常识网 浏览:38 |
人民日报 浏览:231 2022-04-18 |
畅享生活 浏览:781 2021-08-25 |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1-08-12 |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1-07-18 |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1-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