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财政形势向好,越要“瞪大眼睛”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向学笙
2021-07-18 12:07 点击:

“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无论涉及到什么单位、什么层次,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作出部署。态度之坚决,充分彰显了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工作要求。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对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进行了审计,“发现违规倒卖大宗商品、偷逃税款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这些问题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侵害了国家法定税收的基础,情节十分恶劣。”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会议要求整改结果于今年10月底前报国务院,并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向社会公开。

从审计出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公共资金资产损(流)失问题较突出、基层微腐败侵蚀群众获得感,还是金融乱象有所变异、涉税涉票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是伴随改革实行新政策、新制度、新机制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是“屡改屡犯”的老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才能消除监管盲区,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反映和揭示问题仅是审计的一个方面,推动完善制度、促进问题解决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一方面,要立行立改,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抓紧制定整改台账,严格落实责任,扎实整改到位,尤其对恶意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从重打击,对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依法依规该罚的罚、该处理的处理、该抓的抓,绝不容忍、绝不手软;另一方面,要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需要修改法规规章的要抓紧修改,强化制度执行和审计、督查等监管,做到标本兼治。

管好“钱袋子”,更要看好“钱袋子”。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人民过好日子,这一观念要牢牢扎根,绝不能动摇。从压缩“三公”经费,到严肃财经纪律,从加大减税降费规模,到保障民生领域投入……既要堵住跑冒滴漏,也要防止低效无效支出,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把该办的事情办好。精打细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能细水长流、遇事不愁。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受益于经济持续修复,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4.2%。越是财政形势向好,越要“瞪大眼睛”,坚决制止和清理违法违规行为,把宝贵的财政资金切实用到“刀刃”上。保证公共资金、公共财产安全,向人民负责,这是红线也是底线。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66 2023-02-27
畅享生活 浏览:185 2022-06-27
减肥ing 浏览:217
中医中药网 浏览:81 2022-04-27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86 2021-04-25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158 2020-12-21
北京青年报 浏览:232 2020-11-10
环球时报 浏览:232 2020-10-29
新华社新闻 浏览:157 2020-08-20
中国经济网 浏览:173 2020-08-17
北京青年报 浏览:277 2020-07-11
人民网 浏览:149 2020-05-11
经济日报 浏览:228 2020-05-06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13
人民日报 浏览:217 2020-04-19
人民网 浏览:168 2020-04-06